女兒上的是重點中學,開學比普通中學早幾天。晚上,女兒偎在我身邊,一副不情愿的樣子說:媽,明天我就要滾回學校了。
我扭頭看著她:你還不該滾回學校嗎?都玩了快五十天了,再玩下去你就傻了。女兒噘著嘴不高興,我還想去看大海呢,你們也沒人陪我去,又得明年了。
老公正好聽到,承諾說:下周日,爸爸開車帶你去,反正又不遠,當天就能回來,不耽誤學習。孩子嘛,快樂最重要。
我呵呵了兩聲:你就會做老好人,好像女兒不是我親生的。我比你更希望她快樂。
可是,她現在快樂了,將來呢?
記得今年春節剛過的時候,我正在上班,敲門進來一位小伙子,還有一位五六十歲的阿姨。小伙子怯怯地問:聽說咱們公司招一線工人,請問有什么條件嗎?
負責招聘的同事把招聘簡章給他看:一線工人中技以上學歷,有從業資格證書。
小伙子在包里翻了半天,只找出一個技工學校的畢業證,沒有從業資格證。同事告訴他這不符合條件,等招學徒時可以再來。
小伙子氣餒地看著那位阿姨:媽,人家說不行。那位阿姨堆起滿臉笑和我同事解釋:他就是技校畢業的,只是畢業后沒有干過技工,也就沒拿證。閨女,你看能不能讓他算學徒?
同事回頭看我,用眼神請示可否。我說:下個月應該就招學徒了,您記一下我們辦公室電話,隨時打電話來問問,等我們招學徒工再來好吧?
小伙子一臉不情愿的表情,問他母親:媽,怎么辦?
那位阿姨拉著他,說出去一下。
過了一會兒,我的手機響,是我同學燕子打來的電話。
她問我剛才是不是去了一對母子?我說是。
她“唉”了一聲和我嘮叨:那是我姨和我表弟,家里就這一個男孩,寶貝得不得了。上學不好好上,也舍不得管,說孩子開心最重要。好容易苦巴苦結上了個技校,畢業后表弟去一個工廠實習,不到一個禮拜就回來了,說太累。我姨就慣著他,讓他在家里啃老。
這不到了該找對象的年齡了,一有人介紹對象人家就問,是干什么工作的。我姨才明白,這么大了該找份工作了,不然就打光棍了。你看看能不能給照顧一下?讓他在你們那當個學徒工就行。
我嘆了一口氣。
這位想讓孩子快樂的母親,她一心由著孩子的不努力不上進,以為這是為他好,能夠讓他快樂。他少年時快樂了,可是,成年后呢?他沒有高學歷,沒有一門手藝,怎么安身立命?靠什么獲得尊嚴?一個連自己都養活不了的男人,又怎么能快樂?
我認識一位高中的語文老師,得了重病,在北京治療。還好,大兒子上完大學后在北京立足,能夠為父親提供吃住的地方,還能帶他去比較好的醫院治病,病情得到了不錯的控制。
這位老師想到身邊一些人得了他這樣的病,只能在小地方醫院治療,然后聽天由命,不由感慨道:當我們很多人在埋怨高考、張口閉口素質教育的時候,我們是否意識到,如果你不是一線大城市,你說的素質教育,充其量只能為下一代的成長注射一針麻醉劑。很多資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你沒有能力去爭奪,一旦遇到危機,就只能在困難面前束手就擒。
這話或許有偏頗之處,卻也有它的道理。
我是母親,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但這快樂,絕不是在該學習的年齡去放縱,在該努力的時候只圖輕松。
孩子,你不是含著金鑰匙來到人間。出生在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家,我唯一能為你做的,就是給你創造好一點的學習機會,讓你有臺階去登上更高的山峰。那時,你看在眼里的風景才會楚楚動人。
如果你一直匍匐在命運的腳下,為生計發愁,那么,再美的景色在你眼里也是愁苦。此時我對你有多心軟,將來生活就會對你有多無情。
我寧可欠你一個快樂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低聲下氣的成年。如果你想在以后的人生舞臺上更加精彩,你就要多吃一些苦,多讀一些書。真正快樂的人生,是要趟過一條汗水的河才能抵達。
只有在春天的時候去躬身播種,你才能最終收獲一園秋色。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