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變得有趣沒有想象中難
有趣這件事最公平,它無關身世或背景。因為金錢不能讓你有趣,只有努力可以讓你活得漂亮。有趣是一種特別的品質,它讓你在人群中人見人愛,閃閃發亮。
我相信一種奇妙的魔法。在我努力讓自己變得更有趣的時候,身邊的朋友和身邊的事情也會變得更有趣,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幸運。宇宙之中就是有這樣的定律,只要你愿意改變,全世界都會合力來幫你,生活總會朝著你理想的方向邁進。
首先,你要給生活增添一點儀式感。
我能想到可以和你們分享的最簡單的儀式感,就從一雙筷子開始。這招是松浦彌太郎教的。
用餐禮儀規矩繁瑣,但如果筷子用得好,就能提升一個人的格調,令人過目難忘。而筷子優雅技的秘訣就是:握筷子時手要握在筷子的中上方!一般人的手習慣放在筷子中段,但筷子用得越差勁的人,就會握得越往下,這樣夾菜的樣子看起來家教不大好。
現在找雙筷子,試一下。
用正確的筷子執握方式,并盡可能地握在筷子的中上方,挺直腰背、面帶微笑來面對你面前的食物(即使只是一盒果腹的盒飯),不用照鏡子也能自我感覺優雅度直線上升 ,一秒變華麗日劇女主角。
這就是一種儀式感。關于儀式感,《小王子》里的那頭狐貍給出了一個很妙的答案:“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你能做出些和平凡日子里不同的事情,你就會和別人不同,這就是儀式感的魅力。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一個大寫的“美”字。
02 用儀式感自律
建立自己的儀式感,同時也必須尊重別人的儀式。
出席重要場合的時候,千萬不要相信“咱們穿T恤、牛仔褲就很好看了”的鬼話,即使是喬布斯身上那件三宅一生的黑色毛衣(沒錯,那毛線衫真的是三宅一生),它在鏡頭面前出現了十二年,全世界的人類都刻薄得沒有給過它一句贊美。
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出去旅行只能住青年旅社。有一次在北京的炮局青年旅社認識了兩個比利時小妞,都才十六七歲,微胖,長得也很平凡,那時候朋友還偷偷嚼舌頭說“很少見到外國女孩子長得這么不漂亮”。
后來我在北京潮流雜志的朋友送了幾張派對的門票,我就請她們一起去玩。結果那天,我剛爬完野長城,穿著幼稚的汗衫和亮黃色的球鞋就去了會場。當然,你如果把自己當小透明,這也完全不是事兒,因為有的人一樣穿得很糟糕。可是那兩個比利時妞兒,穿著抹胸的小黑裙,突出胸的優勢,涂著精致的眼妝和唇彩,閃亮亮地登場了,搭訕的男人絡繹不絕……和她們站在一起的時候,我變成了“小咖”。
大學時候的品牌策劃課老師是廣告界的大佬級人物。畢業前的一堂課,他跟準備邁出社會的我們說:“女生,要有自己得體的禮裙和小坤包。男生,衣柜里要想辦法置辦六套應對不同場合的西裝。”
當時作為講臺下的窮學生,我們覺得老師真是勢利眼,我們一身才華還需要那一身名牌衣裝加持嗎?
三十歲以后我回想起這句話,忍不住沖上臺擁抱老師,哭喊著說:“我應該更早一點相信你。”(小朋友們,現在提早知道也不是壞事。)
03 愛自己的最好方式
愛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做一個走到外面別人也會爭相來喜愛的你。
不迷信淘寶原單,不吃地溝油,在適當的日子為自己添置一份體面的禮物。這些是講究,是堅持,不是作。
讓儀式感成為你隨身攜帶的光環,保持坦蕩、正直、積極,這個世界不順的事情夠多了,如果你的一點用心就能讓別人看見光明面,為什么不呢?
儀式感不是隨心所欲,愛了,就來一次;懶了,就在家躺沙發。
儀式感是自律的規矩,如果你習慣每周六上午都去瑜伽SPA,但因為工作太忙而少去了幾個星期,相信我,身邊的人都能看得出來。你的皮膚狀態,你的身姿,你的精氣神,都是你儀式感的見證者。
那些表面光鮮、活得有趣的人,背后過得都比你想象的自律和努力。
所以,那些鬼麻煩的儀式感可以換來什么?
我的答案是:一個比別人更多未來的選擇權。
我認識的一個建筑設計師,嚴肅地跟我討論過,不要說凌亂的桌面能創造靈感,如果要選合作伙伴他一定選每周定期家里大掃除一次的那個。
我的一個HR朋友跟我說:“你來面試我會請你,因為我知道你每天不找借口賴床,每天認真吃早餐。”
我的一個男性好友跟我說:“不要指責我‘直男癌’,可是一個只顧自己形象短暫光鮮,但家務事都隨便應付的女生,我也只打算隨便應付她一下。”
這就是世界的殘酷,人生贏家不能只有外在的有趣面子,還要花精力打點內在的家務里子。
除了流完淚后咬牙認真生活,還能怎樣呢?
凡事說隨便的人可無法到達那個鮮花盛開的未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