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北京市發布《就業藍皮書: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報告列出了失業率最高、就業率最低,薪資最少,滿意度最差的紅牌專業。
這些專業包括:
歷史學、音樂表演、生物技術、法學、美術學、生物工程——其中,音樂表演和美術學,連續三屆奪冠,年年都是紅牌專業,年年都找不到工作。
再看歷年數據,還有個動畫專業。這個專業好,從2010年到2014年,連續五年雄踞失業榜首。
想到好多孩子,寒窗十六載,好不容易學成歸來,信心滿滿進入社會,卻連個飯碗也找不到,我的心里就怪怪的……想笑,又怕挨揍。
可讓人不笑,這又怎么可能?讀了這么多年的書,卻沒學會覓食。孩紙呀,咱們的人生,明顯是出了問題!
2
昨天看到篇文章,是筆者與自己的表弟通電話。
表弟正讀大學,抱怨說:現在學校里的風氣,忒差了,寢室里的室友都在玩游戲,沒有人讀書。
筆者提醒表弟:甭管人家,管好咱們自己就賺大了。別人玩他們的游戲,你可以讀書啊。
表弟抗議:寢室里那么亂,那么嘈雜,怎么可能讀得進去?
筆者建議:那咱就去圖書館讀。
表弟大怒:去圖書館,路上要花費時間的!
路上花費時間……筆者的心,當時是崩潰的。拜托表弟大哥,連這借口你都說得出口,你說你有多不想讀書?
——可是這位表弟,為什么不喜歡讀書?
——不過就是沒有人生目標而已!
3
有些家長,錯把大學當技校了。
有些孩子也接受了這個設定,拼個高考,讀個大學,就是為了找個工作。
但大學——真的不是為了這個過LOW的目標設定的!
如果只要找個工作,不讀書也是可以的,清洗馬桶拖個地,替人端水看個門,不需要任何技術含量,誰都可以干。也正因為門檻太低,所以收入斷無可能高了,而且淘汰率快。之所以讀職高技校,就是為學點實用技術,增加自身競爭能力。駕駛挖掘機,遙控來炒菜。疏通下水道,電工跑得快。這些也是工作,而且輕易不會掛出紅牌。
有些人平和心不足,歧視藍領——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但不能歧視別人。歧視心態,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無端生出高下之心,一味與別人比拼,卻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大學,是為了那些樹立了明確人生目標的孩子而準備的。這些孩子在學府里會依據自己的人生方向,選擇專業與導師,只為一生狂野之夢想,而發憤努力。
——只知和別人比拼的孩子,連人生目標都沒有。此前的中學只拼分數,倒還罷了。但等他們進入高等學府,大學的多元特質,讓這些孩子內心棲惶無助。看前面一片混亂,看后面混亂一片。想比不知和誰比,想拼不知和誰拼,真的好茫然啊。
4
人生最重要的,是方向!
第一是方向。第二是方法。第三是努力。
5
失去方向,努力就失去意義。
烈日之下,女人在疾奔,男人在狂奔,形形色色的人類都在飛奔。如果你突然攔住他們,問一聲:你們這樣忙碌,是為什么?所有人都會立即告訴你:我們在努力,努力努力努力再努力。
可你們為什么這樣努力?
努力賺錢養家,給孩子一個美好未來。
然后呢?
然后孩子就可以讀個好大學,念個好專業。
可如果孩子失業了呢?
……那他們就跟自己一樣,在烈日下疾奔,在冰寒下狂奔,為了衣食而飛奔……
你看看,這些人忙了一圈,又繞回來了。
——沒有目標的一代人,如無頭蒼蠅亂飛亂撞。他們毫無意義的忙碌了一生,又把這種觀念,耳濡目染的傳遞給了孩子。一代人又一代人的重復循環,始終停留在起始原點。
6
漫畫家蔡志忠說:厲害的人,都會把事情想明白,這輩子要靠什么活?
他在15歲時,立志要成為一個漫畫家。就去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去臺北,做個漫畫家,永遠也不回來了。
媽媽說:好,那你去跟爸爸說一聲。
于是蔡志忠去找爸爸,爸爸正在飯后看報,蔡志忠說:爸,明天我要去臺北。
父親:去干嗎?
蔡志忠:畫漫畫。
父親:找到工作了嗎?
蔡志忠:找到了。
父親:那就去吧。
——蔡志忠回憶,我們一共說了27個字,我說了14個,他說了13個。然后蔡志忠就真的蹺家了。
……這讓人嚴重懷疑,蔡志忠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是不是親生的并不重要,但蔡志忠明確了自己人生方向,從此成為一個嚴重的漫畫中毒者。他畫起漫畫來昏天暗地,電烤爐把他的腳烤焦了,他竟渾然無覺。曾經58個小時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還曾42天沒有走出家門。門外的喧嘩吵鬧,絲毫也進不了他的耳朵。
因為喜歡。
所以專注。
7
蔡志忠說:
我很早就體悟到,打開門,走出去,是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你們昨天打開門,知道要來這里。我們開車上高速公路,是知道自己要去的目的地。
而人生這麼大的旅程,99%人卻不知道他們的目的地是什么。厲害的人很早就非常確定他們的目的地,然后一心朝向那個地方走。
如他所說:選擇了方向,付諸了努力,同時還需要方法。
他要用漫畫來闡釋人生,闡釋智慧,就必須時時刻刻的充電。要想給別人一杯水,自己至少一桶水,或者是要準備一口水井。
——除了畫漫畫,蔡志忠一生不斷的匆忙旅行。他把旅行時間視為難得的學習機會,旅行途中讀了600本書,還寫了12本書。
——曾經花了10年零40天,專心的研究天體物理學。
——他研究佛學,花幾年時間,整理出了24本書,每本書都有百科全書那么厚。
——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更有思想,更有哲理,他讀了2萬余本書。這些書,哪一本學校里都不會考,但對人生卻至關重要。
功夫在畫外。
準備工作做得扎實,工作起來效率就高到嚇人。他繪畫的速度,直逼正常人類翻看漫畫的速度。他能夠用7天時間畫完4本,500多頁。從事漫畫創作以來,他已經出版了300多本漫畫,大概是地球上出版漫畫最多的人——但他一點也不開心,因為有個叫幾米的家伙,才畫10年就出版了90多本。此時幾米正從后面迅速追趕而來,大有追上蔡志忠,把他打翻在地的架式。
人生無止境,事業無止境。
蔡志忠說:他要畫到生命終結的最后一刻。
8
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
是為了學習,為了成就自己的事業。
走自己的路,實現自己的夢想。
終生奉行事業的人,是快樂的。但于我們而言,自小就被學校父母灌輸進了專屬于他們的思想,這些思想并不是壞東西,但它不屬于我們自己——要如何做,才能找回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呢?
——目前對蔡志忠威脅最大的,就是漫畫家幾米。而幾米初時只是個寫字樓里的西裝男,朝九晚五忙碌上工的那一種。只因為染患絕癥,才使他幡然醒悟,丟棄工作轉型成為職業漫畫家。
那我們就用幾米的法子好了。
9
幾米人生目標厘定法,現在開始。
第一步,拿張紙,拿支筆。
第二步:坐下,在紙上端寫下自己的名字。
第三步:跳出自己,用第三人的視角,審視自己的名字,研究自己。
第四步:寫下紙面上的你,一生最渴望的十個夢想……你發現了,這個工作,根本不是很快就能完成的。但你必須要完成,否則的話,就會一生如迷茫的狗,眼神空洞的游蕩在這個世界上。一生忙碌,一世操勞,臨老卻追悔莫及。
第五步:把你寫下來的十個夢想,一次去掉一個。這個工作,開始時極容易,但等到只剩最后三個時,你會欲瘋欲狂。因為這些夢想你一個也舍不得,但你必須割舍。否則的話,這諸多欲念就會在你腦子里打架,讓你心里天人交戰,頭腦噩噩,遇事舉棋不定,寸步難行。
總之吧,如果你能夠完成這項工作,再瞧瞧最后剩下來的那個夢想,或可就是你人生的目標了。
——有了目標,你就會從迷茫的人,變成行動派!
接下來就簡單了,看這個目標,預計行進多少年,十年?三十年?人生目標不是買彩票,都有個漫長而充滿激情的周期——而且你會發現,目標本身并沒什么意義。有意義的,是在向目標行進過程中,所積歷的人生智慧。
所有人的目標,不過是三個階段,學習準備期,艱難成長期,開花結果期。
準備期你要想好求教多少人,學習多少技能,讀哪些方面的書。
成長期就要如蔡志忠那樣,凝神專注,要做到電烤爐把腳烤得熟透而渾然無覺——當你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會發現,烤熟自己的腳真的不難。
10
人和人的差距,不在于努力程度。
而在于目標是否明晰。
我們每個人,智力、能力甚至人品,都相差無幾。
但有目標的人,會向著自己的方向堅忍行進,任風吹,由雨打,矢志不改的是終極志向。
沒有目標的人,往往更加努力,只不過他們的努力,會因為方向的迷失而相互抵消。
沒有目標的人,始終在一個水平面上徘徊。因為他們無法完成人生積累。有明確目標的人,會在事業方向上不斷的優化自己。正如蔡志忠,他讀過那么多的書,走過那么多的路,即使他不從事漫畫,也會在別的方向上厚積而薄發。
人生的命運,不過是一個循環。
跳出命運,才是命運賦予我們的全部意義。
唯有目標的感召,會讓我們于困頓中掘起。唯有目標的力量,能讓我們突破命運局限,躍升上一個全新的智慧生存空間。
人生而自由,卻無時不在命運的枷鎖之中。打碎枷鎖,奪回我們的自由,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使命。
這個枷鎖,不過是我們成長的安全生態圈,我們就如一頭小牛犢,牛爸牛媽害怕我們跑遠,被狼叼走。就用繩子把我們拴在原地。
而今我們已經長成了大莽牛,繩索早已解開,無助的慣性,卻仍然讓我們繞著原地轉圈。
只有勇氣才能幫得上我們,讓自由成為我們的信仰,讓智慧指引我們方向,突破內心虛構的障礙,你能,你行,你可以!向著你生命的輝煌,行動起來吧,就是現在!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