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文章挺火,叫做《關系是麻煩出來的》,看完簡直讓你有一種求官員辦事、找富人借錢的沖動。
從某種意義上講,文章說的沒錯。在這個講關系的社會,把門開在房頂上,萬事不求人,也不允許別人求自己,什么都想自給自足,恐怕日子過不下去。
不過,如果誰真的相信天天去麻煩別人就能讓自己變得手眼通天,事業順達,生活滋潤,恐怕也有些天真。
雖然關系是麻煩出來的,但你需要有東西交換才行。如果一天到晚只有你麻煩別人,別人沒有什么地方可以麻煩你,這樣的關系也難以維持。
從某種意義上講,所謂關系是麻煩出來的,只不過是一方把自己的付出存入了你的“銀行”,你得有支付能力才行。
換句話說,人家心甘情愿幫你,是把需求存到了你這兒,將來是要取的,甚至還需要你付上利息。
看過《教父》嗎?那位黑白兩道通吃的教父,會答應朋友的任何求助而不拒絕,只要能攀上點關系都可以去“麻煩”他。
不過,他幫了你的忙之后,在以后的日子里,他隨時可能讓你做一件事,可能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可能會讓你付出巨大的代價。
《歡樂頌》里的樊勝美,有一段時間在曲公子那兒說啥是啥,喜歡啥買啥。于是,在曲公子提出去打高爾夫,而且明確要求在外面過夜的時候,她只能答應。
這說白了,不就是用另一種方式去還人家么!
而等到樊勝美的父親住院后,她卻連一點點錢都借不到,因為,她已經沒有東西和人家交換了。
關系是麻煩出來的,但你要有東西去交換
這是一個世俗的社會,每個人都想攀上優質的關系。
但本質上講,麻煩你也罷,攀關系也罷,都是一種等價交換。
比如,官員向老板借錢,老板找官員辦事,就是如此。
就算如錢鐘書《圍城》里所說的,男女之間的關系大多緣于借書。但也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對方覺得你人還不錯,有相處下去的愿望。
如果對方和你不來電,就算去借書,人家也會找個理由不借。
在勢均力敵的交際圈里,互相麻煩當然是增加交際范圍的一種方式,但如果想去因此攀龍附鳳,基本上屬于癡心妄想。
最優質的關系和感情,絕對不可能通過互相麻煩得來。
古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實只要感情到了,不必故意去找麻煩,照樣是鐵關系。
人生沒有捷徑,想讓自己的人生之路更廣,不妨用真心換真心多交幾個朋友。
切不可把麻煩別人當成習慣,生生把本來挺鐵的關系都麻煩成路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