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好面子不會道歉,其實道歉不代表軟弱,而是一種修養。
在中國,孩子不會說道歉跟家長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很多時候證明孩子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在效仿自己的家長,比如家長在生活中的確做錯了某些事或者錯怪了某些人時,絕大部分是不會說“對不起”,因為中國人從古至今你不得不承認都有兩個壞毛病“好面子”,“找借口”。
舉兩個列子(生活中肯定遇到過):
例一:小孩子:“媽媽,我的玩具怎么壞了?”
媽媽:“我剛才沒看見,可能碰到掉在地上壞了吧,你把你的玩具放好,別隨便丟。”
如果媽媽這樣說:“對不起,我親愛的寶貝,由于媽媽的疏忽造成的,媽媽在這里道歉,下次會注意,希望能得到你能原諒。”看到這里會有人笑,這么說不代表這位母親沒有面子,反而給孩子好好上一課,讓孩子知道,錯就是錯,要道歉并且要告訴對方,我希望能得到你的原諒,至于原不原諒就是對方的事,因為畢竟是你做錯了。
例二:同事一:“真的不是我。” (事后發現果然不是同事 一)
同事二:“那天就你在班里,所以就以為是你呢,別往心里去我當時也著急。”
如果同事二說:“對不起,我錯怪了你,是我的不對,但是當時真的很心急,希望你能諒解并原諒我過分的猜疑。”大多數人心里的想法,我也會這么說,但是那么多同事,多沒面子啊,其實更丟人。
要記住你不認錯的時候沒人會幫你,為什么不認錯,有理?還是好面子?捫心自問!!!
道歉在國人眼里不到最后一刻是不會說“對不起”,那是示弱服軟的一種表現,我更認為體現的是一種風度。
造成這樣的原因只有一種,曾經說過對不起,但卻被對方嘲笑,或者被旁人諷刺,只是往后都不會道歉,即使做錯也要想方設法片面的表達。一直都說學習古人傳統美德,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現在又可曾做到?
如果非要說“道歉”就是服軟示弱,那我寧可服軟示弱,低頭認錯不丟人,一錯到底才丟臉!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