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事職業(yè)規(guī)劃與咨詢的朋友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意味深長的話:“我經(jīng)過多年的工作經(jīng)歷及觀察發(fā)現(xiàn),與微薄的收入和沉重的生活壓力相比,更讓人內心充滿煎熬的是,大批年輕人并不清楚自己內心真正要什么。他們不知道將來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不知道自己在哪里需要堅持、哪里需要放棄。他們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討厭什么……一直處于一種隨遇而安的狀態(tài)之中,自然就不會去努力,即使有的人努力了,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驀然回首,也會發(fā)覺目前所擁有一切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這樣的苦惱你遇到過嗎?我想,不僅僅是剛畢業(yè)的年輕人會遇到這樣的苦惱,即便是一些工作多年的職場人士,也難免會不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在現(xiàn)實中迷失了自己。
張女士從事客服崗位近十年了,她很清楚自己在公司已經(jīng)沒什么發(fā)展前途了,所以從三年前就有了轉行的想法。我們知道,“隔行如隔山”,轉行談何容易?
所以每當想要轉行的時候,她又開始留戀自己現(xiàn)在穩(wěn)定的生活,況且還沒想好轉行做什么,于是日子就渾渾噩噩地過著,只是偶爾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候想想自己的未來在哪里、出路在哪里的時候,壓力油然而生,才開始想出路。
但是這種“晚上想想千條路,白天醒來走老路”的做法,也就決定了她直到現(xiàn)在還沒有轉行,反而現(xiàn)在那種蠢蠢欲動的想法一次又一次讓她感到痛苦,轉還是不轉,都很苦惱!
如果你總是抱著一種走到哪里算哪里的心態(tài),我想,你只會讓自己生活在迷茫中,這種隨遇而安的心態(tài)并不是豁達,而恰恰是在困難面前怯懦的表現(xiàn),你真正缺乏的是與生活搏擊的勇氣,害怕挑戰(zhàn),害怕失敗,害怕歸零,因此更多的時候選擇順從。
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命運又怎會給予你想要的東西呢?而當你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時候,并為之努力,那么,世界就會為你讓步。
被提名為韓國總理的時候,金臺鎬才48歲。他小時候家里很窮,在高中時一度想放棄學業(yè),幫助日益蒼老、佝僂的父母干活,但遭到了父親的堅決反對。
父親對他說:“家里的貧困是暫時的,我扛得住。我只希望你好好學習,相信通過你自己的努力,你會有更燦爛的明天。”
從此,金臺鎬牢記父親的教導,他發(fā)誓自己一定要做最成功的人,于是,他一頭鉆進了高中課程的學習中,經(jīng)過艱辛的努力,他中學畢業(yè)后考入了韓國頂級高等學府——首爾國立大學,攻讀農學。大學畢業(yè)后,他本想繼續(xù)深造,成為一名學者。
后來,一次機緣巧合,金臺鎬認識了前總統(tǒng)金泳三的一名高級助手,在對方的影響下選擇了公務員工作。
做公務員期間,他含辛茹苦,披肝瀝膽,一路升遷,直到出任總理,他在民眾心中留下的都是新思維、廉潔、親民、堅韌、勇于挑戰(zhàn)等良好聲譽。
回憶起自己的成長歷程,金臺鎬說:“我身為牛販的兒子,既沒有錢也沒有權。僅憑自己堅定的信念,并為之付出努力。我想告訴年輕人,別害怕失敗,只要你知道自己想去哪里,世界都會為你讓步。”
這是一位總理對年輕人的最好忠告!人生的道路充滿坎坷,只要我們自己知道自己該去哪里,我們總會在柳暗花明處,找到屬于自己成長的快樂。帶著這種堅定而輕松的心態(tài)前行,就一定能找到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的智慧和處世哲學。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