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青香墨,附在一絲絲柔韌的狼毫上,憑著一股蒼勁的力量,一個方方正正的“和”字躍然紙上。蒼健挺拔,像一棵挺立風中的巨松;不卑不亢,像一堵飽經歷史洗刷的墻。一撇、一橫、一豎……透射出中華民族“和”文化的光芒。
短撇,微笑。彎彎俏俏,如伊人的微笑。笑是溫柔的錘,砸開了堅硬的誤解;如果冷若冰霜,縱使你才華橫溢或家財萬貫,臉上的刻板會讓人遠離你。微笑,“和”之首。
長橫,公平。這一橫像天平的桿,托起了人與人之間無形的“重量”,而對待人,卻不應度量,別因他分量大而多加砝碼,在“和”字的橫梁上,稱量的是真心的重量。只有用真心換真心,“橫”才穩(wěn),交往才踏實。公平,“和”之秤。
長豎,坦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筆直的精神,就是坦誠,不節(jié)外生枝,不拐彎抹角。“筆直的小路通向真誠的心,盡頭是光明;蜿蜒的小道上沒有風景,盡頭是淚滴。”想要走進他人的心靈,就用坦誠來鋪一條筆直的道路迎接光明吧!坦誠,“和”之路。
長撇,寬容。“比地更寬廣的是天,比天更寬廣的是人的心。”太宗包容魏征對他的不敬與“危言”,創(chuàng)造了“貞觀之治”;哥倫布不理會他人的嘲笑與譏諷,用行動說服了他人。擁有博大的胸襟,能夠看到更遠的風景,而嫉妒與狹隘,只能如周瑜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寬容,“和”之眼。
點,激情。像一股力量,有青春的蓬勃朝氣,有夸父逐日的不懈追求,但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因愛而生的火花。因為愛著,有了承諾,有了互相扶持的勇氣,有了“執(zhí)子之手,與子皆老”的愿望。愛像燃起的火,照亮心靈,照亮生命。激情,“和”之熱火。
口,溝通。“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當意見分歧、利益沖突時,矛盾由此滋生,糾紛由此引起。這時候請你打開緊閉的心門,說幾句真心話,去融化人際關系的堅冰。真誠與人溝通吧,你一定會欣喜地發(fā)現(xiàn),關注你的目光是那么溫暖友善,給予你的回報是那么令人欣慰!溝通,“和”之匙。
和諧可以是一棵挺立風中的巨松,擎天撼地,遮擋人情世故的風沙;和諧可以是一堵墻,昂然挺立,阻擋流言蜚語的攻擊。有了和諧里每一筆一畫的付出和努力,必定會捧回他人用感恩之心送上的一捧“和之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