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是一種很消極的情緒。
如果你是一個習慣抱怨的人,你會很不開心,會戾氣深重,覺得全世界都辜負你。你會讓親密關系越來越糟糕,也會讓別人對你唯恐避之不及,嚴重影響你的形象,也影響你的社交,甚至影響你的人生。
沒有人愿意和負能量爆棚的人走得太近。
如果你身邊有人經常抱怨,一副仿佛全世界都欠他的嘴臉,你也一定會覺得很頭疼,也恨不得離他三丈遠,免得他的怨氣噴濺到你身上。
是的,抱怨就是這么不受歡迎。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不知不覺地就和抱怨成為至交,不知不覺地就拿抱怨當武器。
這真的是一件很苦惱的事情。
其實,想要遠離抱怨,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只要做到下面五點,你就可以遠離抱怨的世界,擁有積極的人生。
1
站在對方角度看問題,相信無罪論
“老板真是黃世仁,天天剝削我們,加班那么多,工資還那么少,真TMD受夠了!”
“我想寫學文案,可是公司根本不給我機會,天天讓我干一些打雜的事情,毫無技術含量。既然公司一點都不珍惜人才,我干脆辭職算了。”
“今天早上老公居然沖我吼,真是太過份了!我為這個家付出那么多,他憑什么吼我?”
這樣的抱怨,相信你一定有過,也一定從別人嘴里聽過。
有問題嗎?站在我們的角度,好像沒什么問題,我們都是自己世界里的王,當然會覺得自己一切都對。如果別人對我們不利,那一定是他有罪。
如果你這么想,你的抱怨永遠都無法停止。
你要相信對方是無罪的,然后站在他的角度,再來看一下整件事情。
如果你是老板,你肯定希望員工多干活少拿工資。如果你是領導,面對一個沒有核心技能的員工,你肯定也會讓他先打雜。如果你是老公,聽到妻子說些莫名其妙的話,肯定也會火大。
這么一想你會發現,對方的那些“罪狀”也不過是人之常情。
沒什么值得抱怨的。
2
不給別人貼標簽
“那個人是小器鬼,特別討厭,我不想跟他說話。”
“我那位同學很虛榮,天天穿假名牌,真搞笑。”
“我婆婆這人冥頑不化,你說什么她都不會聽的,讓人很無語。”
“那個客戶特別挑剔,我懶得跟他打交道。”
我們喜歡給人貼標簽,而貼標簽的標準,可能是因為和對方有過一次不愉快的交往,所以根據自己的感受,把對方劃分歸類。
有了這個標簽,我們提起對方時,心里首先就有了不好的暗示。我們帶著有色眼鏡跟人交往,自然別人的一舉一動都讓我們看不順眼。
他居然買名牌包,你看,他就是虛榮!
他說我們產品有問題,你看,他就是挑剔!
我讓他幫個忙都不肯,你看,他就是小器!
然后我們就開始抱怨,抱怨對方如何挑剔如何小器如何虛榮如何讓人不爽。
標簽迷惑了你的眼睛。
如果你不輕易給人貼標簽,面對別人的挑剔時,你可能就不是首先抱怨,而是首先想是不是我的產品真的有問題。
如果你不輕易給人貼標簽,別人不肯幫忙時,你就不會急著抱怨人家小器,而是想是不是別人有難處。
所以,想要遠離抱怨,就不要輕易給人貼標簽。
3
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抱怨,就是心里的負能量太多。
服務員沒有好好搭理你,你會說,對方太勢利眼,覺得你窮才不想搭理你。
和老公吵架,你會說,你現在丑了胖了老了,對方不珍惜你了。
和朋友鬧別扭,你會說,朋友現在發達了,所以不想和你做朋友了。
這些,都是消極的心理暗示。而這種暗示,就會催生無窮無盡的抱怨。
無論遇到多么糟糕的事情,記得給自己一點積極的暗示。
服務員不好好搭理我,那是他的損失,因為我決定到別處消費。
老公跟我吵架,那是他沒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我這么賢惠善良,他到哪兒找這么好的人!
和朋友鬧別扭,沒關系,有些朋友不值得交往,還好早點認清了他的面目,不然以后損失會更大。
當你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時,你的心情不會太糟糕,很多事情你不會放在心上,自然更不可能抱怨。
4
清晰地表達意愿
除了心理療法,我們也需要實戰技巧。
很簡單,無論你說什么話,都不要有太個人化的情緒,而是用中性的詞語清晰地表達你的意愿。
你覺得自己應該加工資,那好,不要抱怨老板多摳門,不要抱怨自己多忙多累,而是清晰明白地跟老板說,自己的能力值得更高的價格,如果您不同意,我可能要跳槽了。
你覺得老公不該沖你吼,那好,不要抱怨他脾氣太壞不懂疼人,不要抱怨自己為家庭付出了多少,受了多么委屈。而是清晰明白地告訴他,你不喜歡他沖你吼,希望他下次不要再這樣。
不要情緒化,這樣說出來的話,對方才容易接受,才不會引起新一輪的“戰斗”。
清晰地表達意愿,才能更快地達到目的。
相反,如果這個過程中你一直抱怨指責,就會引起對方的反彈,目的無法達到。那么接下來,你肯定要進行新一輪的抱怨。如此惡性循環,永無停歇。
所以,無論對任何人和事不滿,都請先收起你的個人化情緒,清晰地表達你的意愿。唯有這樣,你才能遠離抱怨。
5
尋求解決之道
為什么人總喜歡抱怨?
因為有些問題我們解決不了,但心里又不爽,所以就要用抱怨來發泄心里的不滿。似乎只有這樣,我們的無能,我們的無力,才可以被掩藏。
我們不想承認自己比別人差,所以我們抱怨,把一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但是很遺憾,當你開口抱怨的時候,你只會越來越差,而你會迷戀這種責任的轉移,把抱怨當成習慣。
當一件事情讓你不滿時,請先尋求解決之道。
老板算得太精,要么提升職場競爭力,和他談條件,要么離開。
領導嫌你沒有技能,只讓你干雜活,你就刻苦修煉,直到他愿意重用你。
老公脾氣太爆,總是沖你吼,你可以警告他懲罰他說服他,直到他不再輕易發火,或者避開他的怒火。
客戶太挑剔,那就把一切做到完美,讓他無可挑剔,或者想辦法讓他不敢再輕易挑剔。
別人不肯幫忙,你可以花錢,也可以資源互換,或者找另外的途徑,直到把事情解決好為止。
當你尋求方法的時候,你就顧不上抱怨。
而且,一旦你開始尋求解決之道,你會發現,這世界上的大多數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既然可以解決,那當然沒什么可抱怨的。
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里說:“人之所以會抱怨,原因很簡單,就跟小孩為什么會哭一樣,都是因為對某些事情不滿,但是卻缺乏語言技巧,無法讓別人滿足自己的需要,不得已只好用一種消極的方式和陳述來傳遞信息。”
上面的這五種方法,就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希望你從此遠離抱怨。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