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說:“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的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贊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了人類,連我都在內。”
國乒被取消總教練,改為扁平化的教練組執教,一時掀起千層浪。馬龍退賽,許昕退賽,樊振東退賽。國乒三虎外加小將林高遠、周雨,教練組,齊發“此刻我們無心戀戰,只因為思念您,劉國梁。”
一夜間,微博、朋友圈都被這個不懂球的胖子刷爆。網友們齊為退賽的將士鼓掌,為突然被撤職的胖子鳴不平。
文人不問政治,這里不論是非,論不清,也不敢論。就來談談為什么有人試圖用不顧集體榮譽、不為國家榮譽來批判,卻被一群人怒懟了回去。
先來說說國乒的形象。首先,乒乓球是個全民健身的運動。貌似只要有健身的場地,肯定會有幾個乒乓球案。不管你水平如何,都能拿起球拍比霍兩下。其次,里約奧運之后,因臺灣網友的一句,坐在教練席上的胖官員懂球嗎?乒乓球隊一下就火了,那個不懂球的胖子將這個從來不用擔心金牌的項目帶到了大家面前。
老話總講,好學生總是容易被忽視的。因為他們太優秀,從來都沒讓別人操過心,所以他們的一切好成績都會被認為理所當然,我們忽視了他們擁有今日一切所付出常人不曾想過的艱辛。而壞學生,只要取得一點成績,老師都會認為,這孩子真的是太努力了,你看他都進步了啊!
國乒,顯然就是那個被忽視的好學生。
為什么網友會一窩蜂的為退賽的隊員和教練叫好?很慶幸,從小接受愛國主義,集體至上的青年們終于有朝一日敢說出內心的聲音了。從小到大,人們掛在嘴上的永遠都是要以大局為重,不管你有多少委屈,多少不滿,永遠少數要服從多數,服從大局,服從國家,服從一切不知對錯的安排。
人的本性總是自私的,多數人的自私會戰勝原則,所以當有人真的做出你想做,自己又不敢做的事情的時候,你是敬仰的。
小時候,如果有人說你的父母不好,你一定會沖上去揍他一頓。不管站在你面前的是個比你矮半頭的小孩,還是高你一頭的大胖子。這是為人的本能,生而為人,若連最愛的人都保護不了,真的很悲哀。
可是,我們都會長大。長大就是一路舍棄曾經引以為傲的東西,終有一天變成那個曾經鄙視的自己。
在利益面前,大多數人會選擇妥協。是啊!反抗又能怎么樣?小胳膊終歸是擰不過大腿的。事后,人們總習慣用這樣的話安慰自己,掩飾心底的懦弱。
中國人總是把情義放在第一位的,義薄云天,俠肝義膽。悲哀的是,現實把多數人的棱角早已磨平,放在第一位的東西終究還是被打敗了。所以,當有一天,聽說有人為恩師為戰友,以前途和命運、榮譽作為賭注的時候,當然要叫好,因為我們敬佩,我們做不到,而鐵骨錚錚的他們做到了。這份勇氣讓人敬仰,肝膽相照讓人欽佩。男兒熱血,其國不敗。
以曼德拉的一句名言共勉:“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的,那就蜷伏于墻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茍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