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記得第一次面試時,HR問我:“你平時喜歡做什么?”
天真無知的我不疑有他,便興致勃勃地說開了自己的愛好:“我喜歡看電視劇呀,最近正在追《步步驚心》,好精彩的……”
HR面帶微笑聽我說了半分鐘后做了個暫停的手勢,便開始喊下一位。
我明白自己已被pass,但心有不甘,忍不住站住門口偷聽。同樣的問題,卻聽另一位身著職業套裝的女孩斂容回答道:“業余時間我比較傾向于閱讀,除了專業書籍,對歷史和金融也比較感興趣。”
傻站在門口的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HR知道,一個人的真正面目與價值,在他無事可忙時最能看得清。
時間過了三四年,到了我已為人妻的時候,我告訴辦公室里準備相親的年輕女孩:“要判斷他是否有潛力,觀察他下班后都做些什么就好了。”
這是過來人的肺腑之言,因為時間是世上最公正無私的東西之一,你怎樣打發它,它就怎樣打發你,毫無商量余地。男人十年八年后的光景,大致可以通過他的消遣方式來預測。
一個沒事就打游戲玩手機的男人,在能力與責任心上,通常會輸給愛讀書學習的人。
一個常常把自己扔在酒吧歌廳醉生夢死的男人,體魄與精力肯定也不如馳騁籃球場的運動健兒。
這不絕對,但可用作通行的識人之道,男女皆宜。
2
大學時,頭發花白的老教授在入學第一課上提出了一個聞所未聞的觀點,得閑暇者得天下。
我們剛剛從高三的題山試海里逃脫出來,心里正蔓延著野馬脫韁一般重獲自由的喜悅,因此這句話只被少部分人放在心上。
畢業后回憶起來,才猛然發現老教授的用心良苦,因為大學里的閑暇是猛然多起來的,習慣了被安排著牽引著學習的我們,大多會在入學之初產生或輕或重的迷茫,迫不及待地需要一些事情來填補光陰的缺口,俗稱打發時間。
有人去往圖書館里的知識海洋、有人廝殺于電腦里的刀劍江湖、有人沉湎于小說電視劇的風花雪月不可自拔……四年后命運迥異境遇截然不同,也不過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結果。
當年有位酷愛電影的學長,閑著沒事時,他找了許多經典影片來看。不同的是,別人看故事,他看情節推進和剪輯手法。
這位學長大二開始集合一大班志同道合者搗鼓小電影,沒課就晃蕩在學校各處取景拍攝,晚上又熬夜剪片子做字幕,悶聲不響就在某個比賽中拿了大獎,火了好一陣兒。
可隨后的人生并沒有開掛,他依舊苦哈哈籌集劇本和拍攝,把別人打游戲喝酒的時間都用在了拍攝和后期制作上。連續出了好幾個不錯的片子,畢業后如愿進入電影行當,現在是一個新銳導演。
他為自己打開了另一扇窗,但也有一些人,離開校門時兩手空空,年歲虛長而一事無成。這一類人,大多愛好看劇追星,游戲嬉鬧,只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適當有度的娛樂和休閑是必須的,不必須的是無休止的光陰虛度。因為空閑時間的把握和利用,就是你與他人拉開差距的關鍵所在。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