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主題為“創造財富”的論壇上,主持人說:“請大家寫下和你相處時間最多的5個人,也就是與你關系最親密的5個朋友,記下他們每個人的月收入,從他們的收入我就知道你的收入。為什么?因為你的收入就是這5個人月收入的平均數。”
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玩笑,自己的月收入怎么會由朋友決定呢?但是,當他們寫下最親密朋友的財務狀況時,很快發現自己的收入真的和他們差不多。月收入2000多塊錢的人,他的朋友們月收入也大多是2000多塊錢;資產100萬的人,他的朋友們大約也是100萬左右;而使用信用卡循環利息的人,他的朋友們也幾乎都處于負債的邊緣狀態。
其實,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巧合,而是正應了中國那句古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稍微細心一點,你就會發現在現實生活中,醫生的朋友,通常也都是醫生;出租車司機的朋友,通常也都是出租車司機;當老板的人,他們的朋友通常也都是老板;億萬富翁的朋友通常也都是億萬富翁……
想想看,你的很多決定或者想法,甚至是一些生活方式和習慣是不是都和你親密的朋友有關?我們永遠無法否認朋友對我們的影響力,有句話說,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就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想成為健康的人,那你就和健康的人在一起,因為他會告訴你如何保養身體;想成為快樂的人,就和快樂積極的人在一起,因為他會告訴你如何擁有快樂積極的心態。而如果你想減肥,千萬不要和一個胖子在一起,因為除了遺傳因素,一個人之所以胖是因為他從來不知道節制食欲,而且他通常會有一種不在乎胖的理論,你跟他在一起,就會不知不覺中受到他的影響,那你的瘦身計劃就不可能成功了!
可以說,是你身邊的朋友決定著你的人生。
一個生活在窮人堆中的人,要想成為富人,很多時候必須和自己這個階層說拜拜。這絕不是背叛,而是一種自我發展和改造。
有句話說,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就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但是,大多數窮人都喜歡走窮親戚,排斥與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態成了窮人的心態,思維成了窮人的思維,做出來的事也就是窮人的模式。同樣,如果一個窮人,生活在富人堆里,他耳濡目染了富人的思維方式和處世方式,慢慢的就會脫離貧窮這個階層。
曾經有人認為,保羅•艾倫是一位“一不留神成了億萬富翁”的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真正的原因是艾倫年輕時就與蓋茨在一起,他們志趣相投,一起干事業。當初他們在波士頓注冊了一家名為微軟的計算機軟件開發公司,總經理比爾•蓋茨,副總經理保羅•艾倫,這就奠定了他的未來。
現在微軟公司已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巨無霸,總經理已成為人所共知的世界首富。副總經理在總經理的巨大光環下,雖然有些暗淡,但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也名列前五位,個人資產達210億美元。
這就是窮人朋友與富人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力。猶太經典《塔木德》中有一句話: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學會嗥叫,和那些優秀的人接觸,你就會受到良好的影響,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成為一名優秀的人。
因此,你想成為什么樣子的人,就和什么樣子的人在一起吧。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有錢人,那么無論你多窮,都要堅持站在富人堆里。窮人只有站在富人堆里,汲取他們致富的思想,比肩他們成功的狀態,才能真正實現致富的目標。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