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午后,朋友發(fā)來一條微信,標題是《寫得真好白巖松談同學(xué)聚會》。很多時候,我對此類微信一般不會深信。原因是,時下一些微信為了追求所謂的“點擊率”和“轉(zhuǎn)載率”,多是些“標題黨”,內(nèi)容平平,標題嚇人。如“全民瘋轉(zhuǎn)”、“不看后悔一輩子”云云。有些內(nèi)容尚好些,有些內(nèi)容不看或許會后悔一陣子,倘若看了說不定就會后悔一輩子。
那天,出于打發(fā)周末午后的無聊,我認真讀了這篇《白巖松談同學(xué)聚會》,可以確定是白巖松所寫,有“痛并快樂著”的味道,竟然讀出幾分感動,幾滴熱淚。文中說,不知什么原因,一種時尚正在快速地擴張,那就是同學(xué)聚會。每一次同學(xué)聚會,都會“老淚長流”,看著有人帶來的孩子依然快樂地在課桌間游戲,突然產(chǎn)生了一種巨大的錯覺,這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二十年時光真的消失了嗎?
不可否認,人一生最美好的時光當屬學(xué)生時代。在那個專屬成長、求知的歲月里,如果用顏色去表述,可以是彩色的,因為有夢,有不著邊際的“夢”;也可以是黑白的,因為單純,人是單純的、交往是單純的、向往是單純的。那個階段,雖無知,但真實;雖無錢,但極容易滿足。那個階段,對周遭充滿了好奇,對未來寄予向往。同學(xué)之間相處,不曾有任何功利,也正是在最單純的年代,友誼才顯得異常珍貴。
一次溫馨的、沒有任何“目的”的同學(xué)聚會確實是美好的,可以勾起許許多多美好的回憶。彼此在一起訴說往事,痛哭流涕,甚至一醉方休。其實,人到中年,一次歡愉的同學(xué)聚會,是一次心靈的釋放。如果說活在當下不易,那么,活在當下正值中年的人尤為不易。中年一代常被視為“三明治一代”,意思是在社會飛速發(fā)展的當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陷入了夾層狀態(tài)之中。夾在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夾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夾在上司和下屬之間,夾在都市與家鄉(xiāng)之間,夾在自己與自己的掙扎之間。工作家庭都得是“頂梁柱”,花費越來越多、積蓄越來越少、身體越來越差、壓力越來越大,要做到頂天立地,比任何一個時期都難。
一次在廣州,和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相約在茶吧,喝茶聊天。朋友說,在高樓林立的都市,別說優(yōu)越,僅想生存好,就不得不像非洲草原中奔跑的羚羊,稍有松懈,就可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當時聽著舒緩的音樂,朋友說:“我能不能美美地哭一回。”我說:“哭吧,哭吧,男人哭不是罪。”一個平素里看上去,似乎堅強得無懈可擊的大男人,真的伏在茶桌上大聲抽泣起來。不要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再堅強的人也是血肉之軀。有時候,在壓力面前,真的需要一個出口,哪怕是一聲歇斯底里的怒喊、一陣無所顧忌的狂笑、一次酣暢淋漓的大哭,都是一種真實的釋放。
同學(xué)聚會,在回憶過去中哭泣,在彼此相知中心靈釋放,也是對現(xiàn)實的短暫逃避。正如文中寫道:“還有一次聚會,晚餐也結(jié)束了,舞會也結(jié)束了,酒醉的人也醒了,大家意猶未盡,就席地坐在外面的水泥地上,將所有現(xiàn)在能想起來的上學(xué)時的歌唱了一遍,直到腦海中一片空白。”
我們無法讓時光倒流,我們只能調(diào)整自己。人到中年,需要釋放,就如匆匆趕路的人,累了需要小憩,哪怕是停下來,作一個短暫的回望也好。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