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跟車上高速公路時,心里特別敞亮。心想:這么寬闊平直的大道,一定很順利,很安全。可是,當走過一段筆直平坦的道路后,前面出現(xiàn)了起伏很大的彎道。我頗感遺憾,說:“要是沒有這樣的彎道多好。”司機沖我一笑:“你不懂,這彎道可是故意設計的。”見我茫然,他接著說:“適當設一些彎道,能使開車的人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避免由于慣性造成視覺上的誤差……”
人在旅途,希望腳下的道路筆直平坦,就像人們希望人生旅途一帆風順一樣。趨利避害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直、平、順能有多少呢?我們何不主動在心中設上一個“彎道”?
這是提醒你做個理智的人,凡事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既要想到順利的一面,又要想到困難的一面,以免在困難和失敗面前沒了退路,破了人生底線。我記得高爾夫球名將黑根在談起自己的制勝體會時,說他在每打一局球之前,都事前準備打出六個壞球,那么打出了壞球之后自己就覺得很正常,也不以為然了。而這樣做的結果常常出人意料,他并不會真的打出六個壞球,成績往往比想象要好。有行家評論說:事先承認會不可避免地犯錯誤,就可以減少心理壓力,從而發(fā)揮出更好的水平。
對這種現(xiàn)象,有位心理學家還做過一個實驗:在給小小的繡花針孔穿線的時候,你越是全神貫注地努力,你的手就會抖得越厲害,線越不易穿入。在醫(yī)學界,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目的顫抖”,意思是說,目的性越強越不易成功。聯(lián)想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