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在微博出了一個選擇題:
假設不能兼得,以下三位候選人你會跟誰結婚:
A.SexPartner(性伴侶,在一起激情四射)
B.BusinessPartner(商業伙伴,前途錢財與名利無限)
C.Soulmate(精神伴侶,情感的愉悅)
有人說選B,自然就有了AC了。有人說跟C結婚,跟AB曖昧。有人說你是指王石、潘石屹和王功權嗎?當然也有人說,你出題給個標準答案啊。
當然沒有標準答案,思考這個問題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答案反而不那么重要,因為自己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需要,這才是這個問題最有價值的地方。我個人覺得,選A是對身體本能負責。選B是對現實生活負責。選C是對愛情負責。
我們先岔開這個話題,說點別的事情。
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人生往往在一個不經意間,就會向另一個方向發展。
比如如果那天不趕早,就不會趕上那班地鐵,如果趕不上那班地鐵就不會被旁邊那個人踩了腳,不被旁邊那個人踩了腳,就不會認識他,他現在就不可能睡在我旁邊。
如果那天不去那家公司面試,甚至接到面試電話的時候正在開會而掛斷,今天就不會在這間辦公室里,自己也不會在這個行業打拼。
如果那天不參加那個聚會,就不會有今天那么多的愛恨情仇。如果……一想頭都大了,無數只蝴蝶翩翩飛來,隨便一只扇動翅膀,心里都掀起陣陣波瀾。
我想,人生的路歸納起來無非就是兩條,一條用來實踐,就是正在走的這條。其他的路都可以歸納為一條,用來遺憾,沒事想想就好了。如果給你一次如果,你依然會因為沒有選擇別的路而遺憾。
遺憾,是人生中的一個永恒命題。
所以人生不必遺憾,凡是發生的定是要發生的。既然自己選擇了,就這樣走下去,至于是晴空萬里還是陰云密布,都接受好了。因為,這是自己的選擇。
再說一個話題,一個創業的人可能覺得犧牲了親情。一個全身心照顧孩子的母親可能覺得埋沒了自己事業上的才華。一個全面考慮的人可能覺得犧牲了實踐而沒有突出貢獻。顧上了工作犧牲了家庭,關注了家庭犧牲了工作的升遷機會。有所得必有所失。
但,轉念一想,這如果是自己的選擇,只要得之心所想,失之情所愿,那又何妨呢?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得失問題,忙于事業的時間多陪伴家人的時間就少,陪家人的時間多忙于事業上的時間就少。睡懶覺的時間多看世界的時間就少,旅行看世界的時間多宅家里發呆的時間就少。一個人的生活,全憑你看重什么。所以何必羨慕別人得到什么。
他得到而失去的,或許正是你失去所得到的。
回到起初的那個問題上去,選擇性伴侶也好,選擇商業伙伴也罷,還是最終選擇了精神伴侶,都是自己的選擇,別人其實很難指手畫腳,只要你自己愿意,不后悔,樂在其中就好了。
我小的時候,母親常問我一個問題:你做這件事圖什么?我母親沒讀過什么書,但我覺得能講出很多富有哲理的話。圖什么,也就是你看重什么。
你看重的事情就去做,但要明白一點,選擇的同時就意味著放棄。
所以也沒必要因為放棄的,沒有得到的而懊惱。當然在你選擇前你已經明白得失了。人生的路很多條,選擇自己想走的,其他的路當做風景心里觀賞一下就好?;橐龅膯栴},明白自己看重的,始終提醒自己,人無完人,但這個人身上的特質正是我最欣賞的,所以我愛她。
因為我明白一件事,人生兩條路,一條用來實踐,一條用來遺憾。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