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益牽動:以獲得名利(分數(shù)、稱號、名位、金錢、頭銜等)為目的的行為。
以我所見所聞,周邊及社會上大部分事情以利益牽動為主。
我可以舉出無數(shù)的實例:①大多數(shù)人考研、考博、考各種證書,為獲得日更王者優(yōu)質作者等頭銜而不斷更作品,這些行為不僅可以得到名,得到名后還可以有更高的積分、工資,可以掛證、開公司、開網(wǎng)店來多多增加自己的收入,利也相應的獲得了,各大網(wǎng)站各大平臺的廣告都在宣傳什么?不都在宣傳看視頻賺錢,考證之類的嗎,有些網(wǎng)站別出心裁地把廣告精心設計到了其它人帖子樓層之中,如果邊上不加“廣告”二字還以為是用戶發(fā)的帖子,也有別出心裁把宣傳口號做成令人心潮澎湃的視頻來吊胃口的。
②太多太多的公司都在推出它們的游戲作品,公測后吸引玩家,等到有一定用戶黏性了,玩家群體穩(wěn)定了,便順理成章地擴大規(guī)模開始圈錢了,這個時候很多玩家也對此產(chǎn)生了依賴,于是迫于慣性開始了投錢行動。即便是不錯的游戲,它里面也會有很多鼓勵玩家打積分上榜的方式,你不打榜,就會眼睜睜看著越來越多人上榜,你不打牌,就會眼睜睜的看著其它人人手都是牌子,你不打分,就只能看著自己的分越掉越低,于是游戲里充斥著沖牌沖榜的風氣。
③很多搞推銷的賣保險的都在不斷拉客戶,往往這些人所在的公司,是用漲工資的誘餌鼓勵它們去推銷公司產(chǎn)品的,畢竟多賣出一份產(chǎn)品公司收益就多一份呀,并且如果沒有推銷出它們的產(chǎn)品,那么會面臨薪水很低以及受老板責難,這兩種方法共同逼迫著員工們不斷的推銷,畢竟客戶可是公司收益的一大來源啊。不說以上那兩種職業(yè),教師、教練、同學、同事也在拉客戶、挖人,有的拉你去點贊轉發(fā)評論,有的拉你去他的群,有的拉你一起在支付寶上種樹,而不管你的真正需求是什么,這背后,恐怕90%的成分都是利益在作怪吧。
④直播的禮物排行榜,主播也在不斷地建議大家刷刷小禮物,很多人覺得主播不錯,便開始投錢打賞,漸漸獲變成她的守護者、艦長,以此獲得主播的青睞,當然,并不是說得到名位后就肯定能受到青睞,有的主播不是這樣,可是畢竟榜上有名會比其他人更容易引起主播的注意。
⑤不少家長小時候給他們的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像美術班、樂器班、舞蹈班,孩子可能不感興趣,但是報上了只能去學了,這是一種望子成龍,不要比別人輸在起跑線上面的心態(tài),各大補習班也在招人,以迎合父母的意愿,這背后,都是利益。
二、興趣牽動:以興趣愛好(玩游戲、聽音樂、看電視等)為動力的行為。
相比利益牽動,這個要少得多,畢竟身在功利化的社會在所難免,然而觀察一下還是存在的,只不過很多都很好地“隱藏”在了利益牽動行為之中。我愛踢球,他愛打球,她愛追劇,這位男士愛k歌,那位女士愛逛街,這些都算。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些人之所以在相應的領域達到很高的成就,這里面可能就含有很大成分興趣牽動的動力,歷史上,畫家達芬奇、書法家王羲之可能都是這類人。興趣也來培養(yǎng),不過有時培養(yǎng)成本會比較高。
三、責任牽動:以責任心(如養(yǎng)家糊口)、信念、信仰、愛心(如幫助貧困山區(qū)的人)、自我實現(xiàn)(如成為偉人)為動因的行為。
這算是最偉大的一種行為動機了。在歷史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蘇格拉底甘愿服毒而死,黃繼光以肉身堵住槍口,邱少云滿身是火但紋絲不動,甘地領導印度獨立,圣女貞德領導法國戰(zhàn)爭,在現(xiàn)代,慰問貧困山區(qū)人民,老師用生命保護學生,去偏遠山區(qū)當教師,這背后往往支撐ta們行為的是責任牽動。我認為一個有信仰的人比沒有信仰的更容易產(chǎn)生這類行為。
注:在一些動機中不止有以上一個因素的作用,而是占比不同的因素共同作用。例如一些促銷優(yōu)惠活動,其中并不是只有利益牽動,而是包含著一部分責任牽動,把多余的物資便宜出售既清空了倉庫又實惠了人民嘛。
四、強競爭氛圍:令你感到壓抑、喘不過氣、氣氛緊張、利益來往不斷的氛圍。
名利場屬于這么一個氛圍,同學聚會,你是大老板,他是總裁,她是高層夫人,充滿著攀比,官場上,“小劉啊,還能不能喝?來來來!再來一瓶!別被人比下去了!”接下來就是一陣起哄;很多地段的公路屬于這種氛圍,車與車之間當仁不讓,鳴笛不斷,有個什么人什么車來路上了,那么免不了吃一頓鳴笛警告,“我要趕時間,很忙的,別擋路!”這大概是很多司機和送外賣的內心寫照吧,有的人更是來飆車的、炸街的,油門一轟、震耳欲聾;很多聊天群是這么個氛圍,“喲,華少,好久不見”“哇,看有錢的大佬來了”,有的人炫富,有的人秀恩愛,有的人秀知識。
如果你想靜心,想修煉,想鍛煉,想學知識,務必遠離這種場合。
五、人性的升華:指開始展現(xiàn)出同情心、自尊心、博愛之心,打開了心結,開始突破自己眼界的局限。
人生難免會走彎路,難免被一些不好的人所影響,若有一天開悟,那么便會對過去的一些行為感到懺悔,重新做人。
我記得國外有這么一個事例,一位歹徒劫持了一位孕婦,拿槍指著她以威脅周邊的警察,然而這時孕婦要生產(chǎn)了,她痛苦地捂著肚子,看著她痛苦的樣子,歹徒忍不住放下了槍。這就是人性升華的力量。
六、人性的自然流露:指人不加掩飾地、自然地流露出情緒以及說話。
在浮躁的現(xiàn)代社會,這種行為比較難見到了,被人與人之間的客套、形式主義、虛情假意、陽奉陰違所覆蓋,恐怕父母和兒女之間這種交流都少見。
通常發(fā)生在如下情況:①知己之間??赡苡泄餐?a href="http://www.cdkhsjzp.com/huati/jingl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經(jīng)歷,可能是不打不相識最后彼此理解,“你一個眼神我就懂。”
②父母暮年時對兒女。年輕時可能互相誤解過,互相傷害過,但“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有一些父母到了暮年會坦誠自己的心扉。
③慈悲、溫柔的人。ta們修養(yǎng)高,有博愛之心,所以較其它人更為坦蕩。在學校老師關心學生,幼兒園老師關心小朋友,兒女照顧父母老人,皆屬此類。
④對待動物。有句話這樣說:“跟人接觸多了,我就越來越喜歡狗。”人類社會何其復雜,人心何其險惡,爾虞我詐勾心斗角,相比之下,動物的感情要簡單許多,相比人類之間更容易建立起情感,你陪一條狗子玩玩,它就對你不離不棄,你喂貓幾次,它就認定你是它的人,跟它們玩能起到緩解傷痛的作用。有許多人都養(yǎng)貓養(yǎng)兔子養(yǎng)狗養(yǎng)倉鼠,養(yǎng)貓人士中更是有很多抱著愛貓猛擼一頓猛吸一頓的行為,不都表現(xiàn)的這一點嗎?
⑤彼此相愛的人之間。電影里為什么為愛而犧牲殉葬的場面那樣感人?因為愛情,愛情是一劑治愈傷痛的良藥,愛情是彼此心心相惜的結晶,愛人之間那種眼神之間的情愫,那種互相陪伴的溫馨,哪怕是親情都無法取代這種美妙的感情。當然,那是編劇虛構出來的,在這個時代這已然成為了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
七、欲望調動度:外界的誘惑勾起人購買欲、食欲、情欲、物欲的程度。
商業(yè)街、小吃街、商店、迪廳、手機上的很多app(淘寶、拼多多、抖音等)都屬于欲望調動度很高的場合。
逛商業(yè)街和商店時,“哇塞,好多廉價又好看的包包和裙子!”,“哇哦,這么多可愛的小抱枕。”,“你看,他們在看雜技表演。”,琳瑯滿目的商品、巧奪天工的藝術品,香料、首飾、潮牌、長裙、掛件、創(chuàng)意玩具,亂花漸欲迷人眼,浩如煙海的選擇中,往往看花了眼不知道挑什么好,要不然就亂買一通,拎著一串購物袋回家;逛小吃街時,“烤章魚!好饞。”,“這家的奶茶味道很不錯!”,飄香四溢的街道,色香味俱全的山珍海味,掛著夸張美畫面的飯店,這有點像宋朝時的民間市場,包子鋪、餃子館、烙餡餅的、揉面團的;“街上的這個小姐姐好好看!”,“那位似乎更好看!”,“她這一身長裙和氣質,媽也我戀愛了!”,“這個博主買的高跟和她真配!”在街上和網(wǎng)上看到的美女令你心潮澎湃春心蕩漾;逛購物網(wǎng)站,天天有促銷優(yōu)惠活動,一元購,種果樹領幣,牽到賺金幣,點開想要的東西地下還有一堆相關推薦。
人都有七情六欲,會被各式各樣的珍寶、美食、美女、帥哥、活動、表演所吸引,反對現(xiàn)代社會的官僚和資本家大規(guī)模生產(chǎn)這類商品,把人們的貪欲全都調動出來了,康德說過一句話:“理性是感性的奴仆”,理性最終總是會敗給感性,不斷地調動人們的欲望,自制力強的人被物欲腐化也是早晚的事。
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應該是人們生活的主體,因為往往這些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東西不易保存,維護成本高,相反平常的、樸素的反而適用范圍很廣,比如一件便裝,雖然素了點,但是在什么場合都可以穿,干活也可以,臟就臟了無所謂,但時裝就不一樣了,好看的往往不耐臟,下地干活穿著時裝,不會心疼嗎,被人弄臟肯定會覺得有損自己外在形象吧。
我并不提倡過度禁欲的生活,畢竟總要有一些調味劑使無味的生活增添活力,亞里士多德有過相關表述:“一個縱情恣樂毫無節(jié)制的人,會變成放蕩的人。一個像鄉(xiāng)下人一樣忌避一切快樂的人,會變?yōu)槁槟静蝗实娜恕?rdquo;,但人生總是要回歸平淡的,老子說:“五色、五味、五音會擾亂你的視覺味覺聽覺,馳騁田獵會使人心思狂亂”就是這個道理。
你若是想靜心,想修煉,想鍛煉,想學知識,那最好別去欲望調動度高的場合,給自己留一方清靜的天地。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