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一本書,都是絕無僅有的孤本珍籍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而父母就是我們的出版社,生日是我們的出版時間,身份證是我們的書號。
我們都是歷經長達10個月的制版、裝訂,才終于面世。封面是父母給的,我們不能改變,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力寫好里面的內容。
或許開始寫的令自己或別人不太滿意,但這沒關系,只要我們盡力了,就無怨無悔,別做盜版書。
有的書裝幀不是很華麗,放在哪里也不是很搶眼,但你讀后越讀越有味道,越讀越耐讀,他給你激情給你力量。
有的書雖然有著考究的包裝,也不乏華麗的詞藻,但你讀起來卻云山霧罩、無所適從,讓你辯不清南北,不僅浪費你時間,還會引你誤入歧途。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每個人都有開心與傷心的經歷,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很平凡,但又都與眾不同。
當我們剖析一個人的一生時,你會發現,這個人真的很不容易,經歷了風風雨雨,但他還是堅強生活著。
我們總是很少去分析別人的人生,看的最清楚和最了解的一定是自己的。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受上天眷顧的可憐人,總覺得自己遭遇的事情是最痛苦的。
但,你和別人一樣,別人也一樣或比你更不幸一點。只是你認真的讀了你自己的故事,而沒有去讀閱別人的。
人生有太多故事,快樂的故事讓我們堅定,痛苦的故事讓我們成長。這么多的故事,湊成人生,也就是我們人生的一本書。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
書是自己寫的,對人生的理解,對家庭的理解,對愛的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
而每個人看上去普普通通,卻都有一段段的經歷和曲折的故事,一段段的心路歷程。
每個人都在用生命譜寫著自己的那本書,無論高貴與低賤,富有與貧窮,幸福或痛苦,就算只有自己一個讀者,也值得每天抽出時間來寫,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這本書的價值。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每過一歲,就會增加新的一頁,沒有人知道各自最終定稿多少頁。
但當緩緩合攏棺木的黑色封底,蓋棺論定,你寫完了你要寫的,該落筆了。或許你意猶未盡,或許你心有不甘,或許你躊躇滿志。
這些都沒有必要了,那些文字,或悲傷,或憂郁,或激揚。我們都無法改寫了。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
也許在“劣幣驅逐良幣”的制度下,你滿腹才學,卻滿身灰塵;也許你胸無城府像本攤開的書,卻一直沒誰來翻閱。
即使全世界都合謀埋沒你,也請牢記,始終總有一位忠誠讀者–那便是你自己。
這是個浮華奢靡的時代很多人美容化妝,在自己的封面上大做文章;很多人錦衣狐裘,在自己的裝幀上花樣翻新。
他們用塑料封套給自己戴起朦朧的面紗,用檀香禮盒讓自己住進豪華的包間,常忘了充實里頭的內容,反倒任其匱乏、瘠薄、荒蕪。
每個人都在用生命撰寫著自己的那本書,你只要把自己的書寫得精彩了,才能得到幸運的眷顧。
生活原本如此。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