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真是一個沾染市井氣的好地方。
有時候,能聽到好多故事。
那天,有對母女推著嬰兒車上來,坐在跟我一道之隔的座位上,雖然我在低頭看書,但真的真的不得不聽到她們討論家事啊……
起初,她們在商量過一段時間婆婆要過來的事情。
女兒的語氣有點為難,婆婆想來看看孩子,不能不讓她來,但如果長住的話,家里房間不夠,可能會不便。
媽媽說,跟她說明白了,看看孩子就早點回家,家里現在這么擠,時間長了肯定不行。
女兒面露難色,說等跟丈夫商量一下看怎么跟婆婆溝通,她作為兒媳婦說這話,保不齊婆婆想多了,會不開心。
“再說了,現在我們住的房子也是我公婆給買的……”女兒說。
媽媽冷笑了一聲,“人家買的房子也沒寫你名字,是買給她兒子的。”
女兒似乎有點心虛,聲音略小一點,“沒寫我的名字,但也是我在住。我們以前那套也能住,他們買這房子是為了孩子以后上學方便,也是減輕我們以后的負擔……”
媽媽又從鼻子里“哼”了一聲,“那是為了給她孫子,又不是為了你!你還給她養(yǎng)孫子呢!”
我抬頭時,恰好從側面看到了女兒的苦笑,“我養(yǎng)的是我自己的兒子,怎么能說是給別人養(yǎng)的孩子呢?”
隱約中,我又聽到媽媽“哼”了一聲,但沒再說話。
后來,她們七手八腳地抬著嬰兒車下車了,故事戛然而止。
盡管不知道后來的事情發(fā)展,但是我相信女孩會處理好婆媳乃至家庭關系的。
她看事情的角度讓我相信這一點。
她有為難之處,也有非常細微的考慮,比如考慮到婆媳關系的敏感,最重要的是,她看事情、做判斷不僅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以一種“占有資源本能”的心態(tài)來看待自己生活中的那些事情,而是一種更高的俯視的態(tài)度來分析這些事情。
人一旦站在高于自己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的時候,心態(tài)就會豁達,遇事就更理性,就不會只在意眼前的一點利益。
摘自:《最好的時光剛剛開始》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