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以修身,經常將此成語掛在嘴上,然得,又能做到幾回。
每日車來車往,能免你追我趕、爭相鳴笛。如果此時靜下來,互謙互讓、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那不該是你我心情愉悅、氣宇順暢!
每日業務交往,難免你對我錯、言語沖突。如果此時靜下來,多加思索、換位思考。也許事必迎刃而解、對方也亦成為己人。
每日夫妻鍋碗瓢盆,難免磕磕碰碰、你怨我恨,何況加之一天煩躁之心。如果此時靜下來,相互理解、互相攙扶,白頭到老的才是你。
心靜而致遠,很多人將其題為楹聯掛于墻上,然而如果不把它裝入心里,又有什么意義呢?自古以來,只要做到“靜”的人都流芳千古。更何況古圣人多數主張“靜”。老莊主張“靜”,管子主張“靜”,佛家也主張“靜”,可以說“靜”字是貫穿各家學派的一根主線。做企業、做工作也要這樣做,只有“每逢大事有靜氣”的人才能控制的住局面,才能在困難面前通過幾番靜思、反復權衡拿出一個決勝千里之外的主意來。
反之,沖動是魔鬼。既然是魔鬼了就不是什么好事,自然貽臭萬年的也有不少。不用說古人,前一段時間沸沸揚揚的藥家鑫案就是最好的一個警示。如果,當時藥家鑫靜下來,不要說去救那個女子,哪怕是他坐在那里不動,也許結果將不是兩個家庭的毀滅,更不會還得搭上卿卿性命。
當處身與大自然,你才能傾聽蟲兒的低鳴。
當處身與沙漠,你才能感受風沙犀利。
當你閉上雙眼,心情淡定,給心靈一片澄靜,你才能感受到思路是那么無比的清晰。
所以,靜下來吧。
讓我們的語氣靜下來,電話那頭的人會心情愉悅。
讓我們的文字靜下來,QQ那頭的人會面帶微笑。
讓我們面對困難的時候靜下來,自然會迎刃而解。
讓我們面對家人靜下來,我們將家庭和睦。
總之, 讓自己靜下來,讓心靈靜下來。其中的益處顯而易見。
人若不靜,省身也不密,見理也不明,神馬都是浮云。
寧靜而致遠!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