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會游泳的人,老換游泳池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一個不會做事的人,老換工作也解決不了自己的能力問題。
一個不懂經營家庭的人,老換愛人同樣解決不了問題。
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須知“我”是一切的根源,想要改變一切,先要改變自己。
諾貝爾獎獲得者普里高金說:“我們所稱之為現實的一切,都是通過我們所參與的積極營造來顯現的。”
或許,我們已經被訓練成熟悉地使用連續性、因果關系、確定性的牛頓思維方式來觀測世界,這種信念使我們獲得解脫,不用承擔責任。因為一切都是固定的,客觀的世界,自己只是一個無法控制外界的犧牲品。
然而,我們并不是一個旁觀者,我們是生活、工作的主體,我們參與和創造了一切。
到現在的一切,都是“我”造成的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女生結婚后遭遇了家暴,被老公打了,大家都很同情她,并且都勸她跟那個男生離婚。不久,她終于忍受不了家暴生活,離婚了。后來她又結婚了,找了一個新老公,她覺得挺滿意的。可是,幾年后又聽到了那位女生再婚后,又遭遇了家暴的消息……
或許你可以說這是個特殊情況,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困惑和煩惱,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很多事情總是不斷地在重復?你今天遇到的這個麻煩、問題,不是今天才遇到,你老早就遇到過了,甚至10年以前就遇到了,但卻一直在重復。
事實上,重復的那個是你自己,因為你自己根本就沒有覺醒,根本不知道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舉例說明,劉備、關羽、張飛,表面看來劉備什么都不會,但他具備一個無形的能力,那就是吸引關羽、張飛這樣的人為他拼命,其結果就是貌似他什么都不會,別人還認他做老大。
我們能不能吸引很牛的同事跟我們合作呢?這是我們自己要反思的事情。
為什么你總覺得公司對你的支持太少?為什么你總覺得上司能力不夠?為什么你總覺得懷才不遇、沒有很好的機會?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甚至我們可以這么理解這幾個問題:因為你,所以沒有很牛的同事跟你合作!因為你,所以公司不會大力度支持你!因為你,好機會都會跟你擦肩而過!
太多人,剛找了一份工作,又輕率地放棄,而后又急急忙忙地進入另一家公司,毫不在意時光的流逝,在各個職場顛來顛去。
太多人,迫不及待扎入婚姻的圍城,之后又垂頭喪氣地逃出來,青春就此流逝。
其實,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原因,必須覺醒到一切都是你造成的,一個不同的你,將創造一個不同的世界。
改變自己,從心開始
有這樣一個故事:
為了解人們對同一件事情在態度上的差異以及這種差異的影響,一位心理學家到正在修建大教堂的建筑工地做實地調查。他分別問了3個忙碌的敲石工人一個相同的問題:“請問你在做什么?”
第一位工人頭也不抬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沒看到嗎?我正在用這個沉得要命的鐵錘,敲碎這些該死的石頭。這些石頭特別硬,我的手都麻了,這真不是人干的活兒。”第二位工人有氣無力地答道:“我正在修房子,這可真是件苦差事。如果不是為了一家人的溫飽,我可不愿意干這樣的粗活!”
第三位工人則一臉愉快的表情:“我正參與興建這座宏偉華麗的大教堂。建成之后,這里可以容納許多人來做禮拜。雖然敲石頭的工作并不輕松,但每當我想到將來會有無數的人來到這兒,在此接受上帝的愛,心中便常為這份工作感恩。”
若干年后,當年的第一個建筑工人現在還是一個建筑工人,仍然像從前一樣做著敲石頭砌墻的體力活;而在施工現場拿著圖紙的設計師竟然是當年的第二個工人;至于第三個工人,心理學家沒費多少工夫就找到了,因為他現在已經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前兩個工人正在為他工作。
第一個工人就事論事,低頭干活不看路,他看不到工作有什么樂趣,屬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人。
第二個工人把干活看作是謀生的手段,工作的意義在于換得工作以外的東西。心理學家把這種工作動機叫做“外在動機”。
第三個工人從一點一滴的工作中透視出未來的遠景,從平凡的努力中積累未來的成就。在他的手下矗立起來的宏偉教堂,是他的作品,是他的成就,是他的驕傲。對這樣的員工而言,工作本身就是一種意義。
心理學家把這種工作動機叫做“內在動機”。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持內在工作動機的人,對工作更執著,更投入,更會享用工作本身的樂趣,也會更有成就,得到樂趣,從而獲得滿足感。
當我們在工作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不妨先靜下來思考一下,是工作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如果我們不從心理上調整自己,即使換一萬份工作,也不會有所改觀。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我”是一切的根源,要求我們勇于承擔責任
對于上司來說,我們是一名下屬,我們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上司安排的任務。當我們出現差錯時,要勇于承認,找出原因,然后改進,而不是把責任推給別人甚至上司。
試問:如果你是上司,你會欣賞推卸責任的下屬嗎?連這點承擔責任的擔當都沒有,是不會有多大成就的。
如果你的同事升職了,而你自己沒有得到提升時,不要抱怨,因為抱怨沒用,不如仔細回想一下,在別人一次次勇于承擔責任、為上司解決問題、協助上司完成任務的時候,自己是否在抱怨、在逃避呢?
所以,今天的不成功,不是環境造成的,不是上司不賞識,而是自己的原因,一切根源全在自己。
我是一切的根源。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你的行為模式,你的行為模式又決定著事情的最終結果。
有一句話,我認為是一個能量特別巨大的咒語,不管你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把這個咒語念幾遍,什么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什么想不清楚的事情都能撥云見日,什么想不通的事情都能煙消云散。
這個咒語就是:“我是最重要的,我是一切的根源。”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