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窗南望,霧靄綿綿,又是一個假日,本以為年歲難熬,卻沒想是一恍惚。生命短長,都是回頭一瞬。有些人享受過程,有些人期待結果,不同的人生會有不同的分歧,但都會一個人在紅塵陌上,行走一段距離,漸漸遠離初始。
倘若時間可以游走,我會回到年幼,假若空間可以轉移,我愿回到故鄉。都說無情歲月,荏苒光陰,回不去的終會回不去。猛然間,不知在記憶哪個角落找到“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或許每個經歷過滄海桑田的人都說過這句話,記起過一段往事,然后忍不住的翻閱青春的頁卷,直至沉浸在對往日的惋惜中,將一顆本就荒蕪的心埋藏更深,最終不愿去接觸世間每個真實存在的東西。
“親情”
從呱呱墜地,到回歸自然,我們大多時間會被親情包裹。每個階段,我們對親情的定義會不同,由剛開始接觸,到習慣,最后付出,似乎我們把接觸和習慣的戰線拉的太長,留給付出的時間太短。看過一個廣告-——《別愛的太遲》,每次,心靈都會觸動。
我是個不善于表達自己情感的人,我不會對父母說“我愛你們”,而母親經常會說“我愛你”,她也會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在這方面,我覺得我很懦弱,或許是我怕我的感情不夠濃烈,玷污了這美好。
出生時,人生在我們的心里種下一顆叫“親情”的種子,蘊藏在心靈深處,我們歡樂時,從不會記起,傷心時,會滿世界的尋找。這顆種子生長的太慢,亦或是我們對這顆種子關顧太少,到青中年時,才讓它在我們的心底開花。
我有顆這樣的種子。高中前,未曾顧忌過父母的感受,只是一味的玩耍,以自己的感覺為主,大學后,隨著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這顆種子開始在我心中成長。二零一零到二零一三,三年,這株花時不時的向我散發它的淡雅清香,當我忍不住前去想收藏這清香時,卻找不到它生在在我心間的哪個角落,像夢境般飄渺。
五月,我回家了,闊別三年,不知是何感受,或許當時有淚流的感覺,轉身被我拭去。我找到了我心中的那株親情花,它開得很燦爛。
“友情”
枯根知落葉,寒水懂冰心。每天,我們都會與人擦肩;每天,我們都在邂逅;每天,我們都在經歷故事。一個人的成長,總免不了形形色色的人走入你的世界,有的,轉身忘記;有的,擦肩回眸;有的,牽戀不變。
有時會回想大學的每一天,雖然很苦,但回想卻像烈酒般甘醇。記憶尤深的一個個片段仿佛是烙鐵在我心靈烙下的一個印記,而后歷經歲月的洗禮,最終結成一個痂,只要我愿去觸碰,每次都會有深深的感觸。那時剛入校,管理特別嚴,白天晚上滿滿的訓練任務,一日的吃食只有食堂的三餐,晚上會特別餓(所有人),下樓得請假,去超市只能想象。某天,班長(學哥)給我們整了一包泡面(一塊五的康師傅),所有人眼珠子都出來了,聚堆商量怎樣處置,最后一致形成決議:泡了,一起吃!由于一包泡面,實在解不了饑渴,所以我們在泡面的時候放了很多水,等泡面膨脹到最大的時候,八個人你一口我一口的結束了戰斗。類似這樣的橋段很多:某天,天下大赦,某君去超市買東西未在集合前回來,被逮,處罰是拎著東西在眾人面前罰站,到二十分鐘時大汗淋漓,三十分鐘前倒下,事后,采訪當事人:“虎背熊腰的你,怎會三十分鐘都扛不住”,“廢話,讓你XXX拎那么東西,任誰都扛不住”。大學,就是伴隨著這樣的故事一步一步走來,每個故事都那么令人深省,令人難以相忘。而后,大家走到了岔路口:有的人將往東,有的人將往西。
無處話離別,只因離別在相處最濃時出現。大學歷經五次離別,每次都觸及淚水的閥門,由剛開始的抱頭痛哭,到最后的簡單擁抱,最后看著同伴一個一個離開自己的生活、遠去。并不是說抱頭痛哭的感情最濃烈,簡單擁抱的感情有隔閡,因為經歷過后,才懂得,眼淚可以往心里流。第一次,我們上課,他們走,當他們駐留在教學樓前時,我們集體唱起了“兄弟,兄弟”(教學樓被無情的鎖上);第二次,一百多人相擁而泣;第三次,默默的分離;第四次,瘋狂的牛飲;第五次,內心的抽搐。眼淚漸漸的少了,不是因為感情淡了,而是大家學會了珍藏友情。
不知今后,兄弟何時再見。
“愛情”
“不求濃烈相守,只求淡淡相依”,忘了在哪看到的句子,似乎有些對世事的無奈。兩個人從相遇,到相知,再相守,似乎都涉及一個“緣”字。我們把偶遇當做是“緣”,把在一起當做是“緣”,把一起變老當做是“緣”。一個人的“緣”到底會有多少?有多少值得我們去珍藏?有多少值得我們去放棄?我們都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世間行人千千萬,哪個與你擦肩的異性會成為你生命中的那個人?
或許,兩個人會在同一個站臺上車,只不過是車廂號碼的區別,“緣”讓你們在一節車廂相遇,而后相談甚濃,很多人會說“在一起”,但你的目的地不是她的目的地,她的目的地也不是你的目的地,兩個目的地不同的人,最終會釀成多少悲劇。為什么要強求結果?難道曾今不是你的財富?
相愛不一定相知,相知不一定相守。感情初時像蜜一樣濃郁,而后被時間的水一直稀釋,有的人經營的好,做到了濃烈相守,有的人慘淡經營,匆匆收場。一直覺得,要經營好一段感情,包容和交流是最重要的,或許還有其他重要的東西,等著我去領悟。
“《最浪漫的事》是一起變老,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后,坐著搖椅慢慢聊”。或許,這就是相守。
“圍城”
大學,逃離了父母的管轄,只身一人,混跡在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中。孤獨時,會南望,希望一個擁抱,渴求一句勵語,卻從不向他人訴說,將各種苦澀埋在心里,等著腐爛,而后吸收。有時難耐,會對自己說:這是你自己選擇的路,哭著也要走完,再苦也會有終點。而今回望,滿是荊棘,本以為身上傷痕累累,滿目瘡痍,卻不想父母已經兩鬢斑白,年華垂暮。
或許大學是開始,亦是結束。青春年華都流淌在大學孤寂的光陰里,年輕的心在圈圈里躁動,卻怎樣都逃不出他的管轄。大學是一把枷鎖,把我的記憶牢牢的鎖在那些難忘的歲月中,任寒風颯颯,雨淋日曬,都掙脫不掉。而大學之后的生活,又是另一把枷鎖,希望能把我余下的人生扣住,任其擺布。
大學是個圈,大學后又是一個圈,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是圈,出了這個圈會有另一個圈等你的涉足。或許有人希望我這樣的生活,難道你們的生活我不羨慕?這,就是圍城!
“旅行”
我可以選擇簡單的生活,但決不允許我的生活于我沒有價值,今后的道路雖然已經鋪好,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我要一直堅持下去的路,因為我年輕,我不想一直走在這條沒有風景的路上。行將就木之時,回頭一望,起點就在不遠處,這是人生的悲哀。
有時,我會漫步在鄉間小道,傾聽微風穿過林間的細語;漫天繁星的時候,仰望蒼穹的星空,找尋生命的意義;細雨霏霏的時候,看著奔跑的雨珠,塑寫人生的畫卷。這時候,“我”并不是我,因為這是“我”的世界,沒有任何人涉足,我可以為每條路命名;可以為每座山雕刻;可以為每個生物鋪設它們的路旅程,因為這是我的世界。
“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有時間,去旅行。每條涉足的路都是人生路上的風景;每次心理上的超越都是垂暮之年精彩的故事;每歲寒冬盛夏都是溫暖人間的四月。青春韶華,應不待年華老去,方知去遠方,因此,不要負了這美好的青春!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風景及看風景的心情”!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