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渾噩噩的人生不值得過。
——蘇格拉底
生命是怎么樣的?一直以來,都會有人為它作一個個不同的詮釋,不可否認的是生命的力量一直都存在。
我打從心底佩服司馬遷,因為他捍衛了生命的尊嚴。愛他那一句“人的一生,或輕如鴻毛,或重于泰山”。鏗鏘有力的幾個字常在我耳邊回鳴“或重于泰山”.......是啊,司馬遷忍辱負重,為我們后代撰寫了一本價值不菲的《史記》,給后人的貢獻是巨大的。是什么力量使身受腐刑的他能夠堅持寫下去呢?我想那更多的是毅力吧!生命中的毅力,堅不可摧,那真是一個為其折服的勇士。
生命是一只勞蛛,即使知道網不住星星和月亮,依舊不綴編織。
生命是一個舞者,即使身帶銬鏈,也要舞出生命的絢麗和悲壯......
“要么趕緊死,要么就精彩地活著”。中國夢想達人秀的劉偉如是說。他的精神,也在不斷的鞭勵著我們每一個人。這是一位生命頑強、樂觀的青年小伙,由于小時候貪玩,不幸被電擊斷了他的兩條肩膀。但他的生命不會因此失去精彩,他憑自己的雙腳,在達人秀上秀出自己的夢想,很多人都是熱淚盈眶,我們愛這個小伙子,他震撼了我們對生命價值的追求。劉偉簡直就是“帥呆了”!那是因為他用他的雙腳帥氣地演奏了一曲高難度的鋼琴曲,這即便是正常人也有彈不出的,在臺上他用豁達的笑答復了臺下的掌聲和歡呼,生命力的頑強,鼓舞了無數人去追求什么的價值。
生命真是一個奇跡。一枝從污泥里長出的夏荷,竟開出雪一樣潔白純凈的話;一粒細細黑黑的螢火蟲,竟能在茫茫黑夜里發出星星般的閃光,一朵鮮艷美麗的梅花,竟能在風雪交加的夜里含花待放。
如果不是出于對生命的渴求,一位殘疾人又怎么能這樣堅韌。但如果是對于生命的茍且偷生,還是不要也好。偉大的愛國者一直都有。屈原一生因覓不到知己,不愿與世享官俗同流合污,他含著悲憤卻一個人去了......那不是消逝,因為我們知道,他還在,和著他著有的《離騷》一起,給人警醒......
荊軻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也踏上為國家爭光的途中,就算是犧牲自己,也不會向敵人屈辱求饒,他的大氣凜然是我們所欽佩的。他也沒有離開過,愛國的思想千百年來也傳承下來。
古人云: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舍生取義也。生命的意義是我們存在的支撐,為了追找這個意義,我們停不下探索的腳步。
“有的人,活著卻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要是活得麻木不仁確實也是死了,我想我們是該要為生命的存在而去挖掘它的價值了。
我特別喜歡一本書中一句話: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著配角。
生命的力量,能一次又一次突破困惑的包圍,它一直存在。如張海迪寫的“生命永遠不會完結”,是的,那是我們湮滅不了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