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護心鏡,不只護己,更護住了那些我們所愛的人。
1
在去日本的飛機上偶遇了一對臺灣夫婦。他們坐在身邊,旅途很長,但那一路我都無法安眠。因為他們一直在爭吵——確切地說,只有那位太太在喋喋不休。
我聽了半天終于明白了個大概:出門的時候先生把鑰匙給了家里的鐘點工人,請她定期去打掃。太太知道以后就非常憤怒,一直在教訓先生,說他絲毫沒有防范意識。如果那位工人趁他們旅行的時候搬空家里財產該怎么辦?如果工人把外人帶到家里來過夜該怎么辦?他這樣做存心是讓自己一路都不安心,自己怎么會跟這樣的人過了一輩子……太太語速很快,聲音洪亮,重復著幾乎一樣的話,且絲毫不顯疲憊。
我起初聽得有趣,后來便心生煩躁,最后干脆拿耳塞塞住耳朵,卻依然有她的聲音斷斷續續傳進來,讓人幾乎忍無可忍。
然而奇妙的是,那位被罵的對象卻始終悠然地靠在椅背上一言不發,偶爾喝杯水,甚至順手為太太倒上一杯為她潤喉——簡直是惡劣的縱容。
趁她去上衛生間,總算可以“中場休息”。我實在按捺不住,摘下耳塞,向先生問出自己的困惑。
“不好意思,也許這是你們的事情,但……為什么您可以忍耐那么久的指責都不回應一聲呢?”“不好意思的應該是我們,真的打擾了。”先生頷首致歉。“但是如果我回應了,她會更加生氣。唯有沉默,是阻止一切變得更壞的唯一辦法。”“沉默并不能解決問題。”“但沉默起碼不會激化問題,并可以緩解問題——其實這個世界上并沒有能夠完全解決的問題,能夠緩解,已是不易。”我很好奇他對于沉默的看法:“沉默對于您來說,是武器嗎?”先生微微沉吟,“不,它是防御,是'護心鏡’。”
“為什么?”
“它護住我的心不受傷害,這樣永不致命,在我可以承受的范圍內。然而,它也不比盔甲那么堅硬,不會反彈那些接近我心的人。他們對我很重要,我不忍心讓他們受傷。”
2
另外一個故事發生在巴伐利亞。那年四月我一個人旅行到班貝格,正是草長鶯飛的季節,小鎮上有一間小別墅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別墅并不大,但是外墻上爬滿了盛開的白薔薇,非常美麗。一位滿頭銀發的老人正站在梯子上,認真修剪著薔薇的枝葉。這時他身邊的一扇窗子忽然打開了,一位老婦人探出頭來。與這風景不太和諧的是,她表情焦躁,語速奇快地沖老人大吼大叫著,雖然說的是德語聽不太懂,但還是可以感受到她的強烈不滿。站在梯子上的老人聆聽著老婦人的吵鬧,手下卻未變,依然慢慢地修剪著枝葉,保持著優雅的沉默。直到吵鬧完畢,他也停了停。忽然,他剪下了一朵身邊開得最盛的白薔薇,然后露出一個微笑,順手拈起它遞向了窗口的老婦人。那天下午的陽光很好,暖融融地曬在身上。然而那一刻老婦人臉上突如其來綻放的笑容,卻比整個巴伐利亞州全部的陽光總和還要燦爛。那是我見過最動人的沉默。每一次回憶起來,還帶著白薔薇的淡淡芳香。沉默可以應對一切,帶著微笑與愛的沉默則更勝一籌,在應對的基礎上,它可以治愈一切。
3
優質的沉默是一場漂亮的太極,給自己冷靜思索的時間,同時將問題拋回給提問者,不失風度,以柔克剛。“禍從口出”和“說多錯多”并不是危言聳聽。在某種意義上,保持緘默的確是一種低調的品德。
在我剛剛畢業、開始工作的時候,公司常常開會。我和另外幾個新來的實習生總是會議上最踴躍的幾個,積極發言,若是一時輪不上自己開口還急得要命,趁對方喘息的時間趕緊插進去大聲闡述自己的觀點。
領導自然是肯定的,笑著說年輕人有斗志有激情啊,新的想法是好事,要鼓勵要支持。老同事也連聲稱是,說我們老了跟不上時代了,土埋半截了,你們一定要有話直說,這樣可以改進我們的工作,促進集體的進步。于是我們也頗為沾沾自喜,覺得渾身充滿了使命感與榮耀感,更加賣力地發光發熱。
戳破美好理想的轉折點發生在轉正時——我們幾個人居然統統都沒有通過轉正,反倒是那個平時沉默寡言的男生居然全票通過。我們又驚訝又不服,集體找到人事部,無果。
最后只好灰溜溜走了,落下身后一個巨大的問號。
后來工作的時間久了,常常反省自身,也就漸漸揣摩出了一些當初失敗的原因。
領導并不一定喜歡多話的人。多話意味著冒失、張揚、不穩妥。在沒有深思熟慮后就貿然講出的觀點,絕大多數并不能有力地說服他人,自然更無法讓領導采納。“不予采納”的次數多了,消耗了發言者的“信用度”,這位員工也就成為了領導潛意識里的“失信人”,離“失寵”也就不遠了。
同事也不喜歡多話的人,在他們看來,多話意味著出風頭、搶業務,可能威脅自己擅長的領域。如果再有觸及實際利益的方面,隱藏的敵對情緒就一觸即發。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不是每一句話都會激起矛盾,但職場中說錯的話往往成為危險的伏筆,不知在什么時候被拎出來,放大、演繹,進而變成致命傷。在一個相對復雜的大環境中,遇見棘手問題時,“萬言萬當不如一默”,它適用于所有不善于人際交流的人——不會說話沒關系,不說話總會吧?
他人之事不容置喙,觀棋不語方為君子。
當然,不多話不等于不說話,更不是自掃門前雪。而是要謀定而后動,三思而后行,考慮周全后再行開口,每一句都是畫龍點睛,才讓自己的每一次開口都變得有價值。
4
今年公司又招了幾個實習生,開會時他們嘰嘰喳喳異常興奮,每個人都摩拳擦掌準備在會議上展示一番。我看著他們年輕朝氣、爭論不休的模樣,忍不住微笑。
一個小女生看到了,好奇地湊過來問我在笑什么。
我笑著搖了搖頭。
我是不會對他們講護心鏡的故事的。
因為,人總要親自把心捧出來。槍林彈雨、風霜雨雪,走上一遭。待到千瘡百孔時才知道疼痛難忍,才懂得生活殘酷,才會主動去尋找那一面護人護己的護心鏡。
當你終于沉默,成熟才剛剛開始。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