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歲的男人,走過了人生的春與夏,已經變成一棵深秋的樹。
四十五歲以后,我漸漸懂得妥協。不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再和別人針鋒相對,不再為名利小事錙銖必較。
這種妥協,不是簡單的認慫、服輸,而是歷經滄桑后的淡然和豁達。
四十五歲以后,我開始向別人妥協。
四十五歲之前,我曾為一個問題與別人爭得面紅耳赤;遇到自己看不順眼的人和事,怒發沖冠,一定要分出個誰對誰錯;聽說別人升職發財了,總是心中有刺難以釋懷;工作中與競爭對手明爭暗斗,不服輸;喜歡聽好話,哪怕這些好話帶著恭維或虛偽的色彩,聽到不同的聲音就會惱羞成怒。
四十五歲以后,我說話不再“針尖對麥芒”。別人說的話,不再輕易反駁。不作聲,有時是一種默認,有時是一種旁觀,有時也是圓滑甚至世故。
四十五歲以后,我開始向自己妥協。
年輕時,誰不是豪情壯志,意氣風發?誰沒有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豪邁之氣?殘酷的現實教育了我,讓我明白:不是每個人都能出人頭地。更多的人,過了四十五歲的年齡,還沒有干出什么豐功偉績,此生注定只能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職員。但是,我也不必怨天尤人。看到與自己同一年進單位的人平步青云,我還是自得其樂、自我安慰地說:走自己的平穩路,讓別人飛黃騰達去吧!
四十五歲以后,我不再沒日沒夜地工作了,學會了對自己也對別人說:身體是一切的本錢。四十五歲以后,我懂得了寬容自己,寬容自己的失敗和錯誤,也寬容自己的碌碌無為。
四十五歲以后,我開始向生活妥協。
四十五歲之前,我和你一樣,規劃了很多人生藍圖,比如三十歲成家立業,三十五歲有房有車,四十五歲事業達到一個高峰……等等。等到過完四十五歲生日,我赫然發現:那些人生藍圖,有的夢想成真了,有的變成夢幻泡影。這個時候,我不得不接受現實,學會以一種平實的態度去面對,開始珍惜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淡生活。
四十五歲以后,我會在拜訪同學、看到他的豪宅豪車后,內心風起云涌一小會兒,回到家,樂呵呵地把老婆煮的南瓜粥喝上一大碗——我心里清楚,這南瓜粥養胃,最適合我;日子就像這南瓜粥,平淡中有醇香。
四十五歲以后,我漸漸懂得妥協。這種妥協,是一個男人看破、放下之后,重新構建的一種隨遇而安、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
我的妥協,愿你懂得!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