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看過的一本書有這么一句話,“當你面臨一件糟糕事心煩意亂的時候不妨扯出一件更糟糕的事情”,后來想想挺贊同這句話的。
我曾經因為很多事情而感覺痛苦:
信用卡的賬單如雪花般紛紛飛落,還款的壓力讓我特別難過;
整夜的耳鳴,難以入睡的失眠,讓我幾近崩潰;
甚至有時候看一個感人的電視劇,也能讓我難過幾天;
可當有一天你失戀了,才發現,和失戀比,那些都算個屁。
后來,那個姑娘開始堅持一種信念,她積極熱愛生活,越來越混沌的生活終究讓她找回重新開始生活的勇氣。
誰的生活會是一帆風順呢?
答案是寵物。
寵物一旦失寵,就好比街口的流浪狗。
關于工作,時間越久對工作的感慨越多,不想加班也無法抗拒老板不可否定的命令,在一次次的屈服下終究摸順適合自己的思維和行動。
生活大多數是自己選擇的,做出的大多數決定也是自己冥思苦想的結果,極少一部分是他人的決定不可避免的影響了自己,這期間果斷適應的人才是強者。
有的時候很多人往往低估了自己的能力,面對突然發生改變的方向,聲嘶力竭的告訴所有人自己很痛苦以至于快要堅持不下去了。
其實不然,當攪渾他另一個方向的生活,一如既往的表現逐漸適應了這種生活,而生活徹底混亂不堪,他終會奮起改變。
東野圭吾的一本小說中有這么一個故事,電影界的著名導演家里突然發生了重大事件,女兒自殺禍及了自己的媽媽和哥哥,結果女兒和妻子死亡,兒子雖然得救卻沒了意識。不知道這個小說的最后結局如何,就我目前讀到的進度而言,著名導演一味的墮落和痛苦,他甚至想到了死,但他終究把治兒子當成生活的信念,后來他怎么樣了,我還不知,因為那部小說正在進行時。
生活中的我們之所以那么痛苦,并不是我們真的痛苦,只是蒙著眼睛拉大了生活的痛苦,夸夸其談的心理嚇退瀕臨舒服區的我們,只是坐井觀天的苦楚,其實走出去是廣闊的天空。
孤獨的人總愛看小說,找不到痛苦發泄口的人總愛運動和唱歌。每個人處理糟糕情緒總有自己解決事情的方式,然而對于我而言,我選擇了書和筆。
有的時候在想,我經歷的又算什么,只是皮毛的苦楚,更多的痛苦只是自己拉大的悲劇。想到了簡愛小姐,看過那本書才會懂得,這鮮明對比的一切不值一提,可是后來又怎么樣了呢,這些都成了強心的藥劑。
拿起筆寫小說的人,小說中的人物經歷的一切遠遠比現實中的人復雜得多。尤其是賦予的情感,這種情感遠遠比生活夾雜的情感更濃烈些。
有故事的人,最容易是雙面人,人前的他愛笑很樂觀,人后的他封閉自我躲在角落抑揚頓挫的心情無法形容。
也有人說,每個優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一段時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日后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感動的日子。
那么你呢,你還好嗎?是否拉大了苦痛低谷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一顆黃豆,懂得的人終會長成一棵小苗。
當然也有的人選擇了在土里腐爛?!?/p>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