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歲是一個分界線,在此之前還難免有少年人的自我夸張病,此后我愈來愈能如實地看待自己了。再說,能不能進入歷史,這是后人用他們的眼光來判斷的事情,與我完全無關,也用不著我來瞎操心。我只想按照自己的心愿生活,別無他求。
他們一窩蜂擠在那條路上,互相競爭、推攘、阻擋、踐踏。前面有什么?不知道。既然大家都朝前趕,肯定錯不了。
你悠然獨行,不慌不忙,因為你走在自己的路上,它僅僅屬于你,沒有人同你爭。
閑適和散漫都是從俗務中抽身出來的狀態,心境卻迥異。閑適者回到了自我,在自己的天地里流連徜徉,悠然自得,內心是寧靜而澄澈的。散漫者找不到自我,只好依然在外物的世界里東抓摸,無所適從,內心是煩亂而渾濁的。
一天是很短的。早晨的計劃,晚上發現只完成很小一部分。一生也是很短的。年輕時的心愿,年老時發現只實現很小一部分。
今天的計劃沒完成,還有明天。今生的心愿沒實現,卻不再有來世了。
所以,不妨榨取每一天,但不要苛求絕無增援力量的一生。要記住:人一生能做的事情不多,無論做成幾件,都是值得滿意的。
連綿多日的陰冷的冬雨終于消散了,我展開晴朗的手心,讓最輕的風棲息在上面。
湖面的冰在一點一點融化,我想起了春天給我的許諾。草和樹葉快變綠了吧?
那些性別不明的哲學家正在用復雜的邏輯表達復雜的情緒,我聽不懂,像一個原始人。可是我不害羞。
部落里那個最善良的少女每時每刻在向我走來。她永遠單純永遠與眾不同,她的問候像春天一樣質樸而又新鮮,她的祝福使我心明眼亮,不會看不見春天正在向我走來。
節日是神的到來,把兩只疲憊的手攙到一起,是命定的邂逅,無數次迷失后的相遇,流浪的孩子圍坐在冬天的爐火旁,聽復活的外祖母講故事。
節日是盼望喧鬧的宴席散去,獨自留在寂靜里,虔誠地杜撰比歷史更真實的記憶,和遠方的親人相對無語,唱同一支憂傷的歌曲。
節日是船只偏離航道,漂向似曾相識的島嶼,那個為你加冕的少女用一種失傳的方言宣示最后的神諭。
節日是神的到來,所有那些平淡無奇的日子突然獲得了意義。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