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非常喜歡網絡時代那些不靠譜的文字結構,總感覺在這種百分百惡搞的游戲之后,隱藏著點有可能會我們產生影響的東西。
比如說這一句:
我自橫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覺。
(02)
他家里,有個很小的貯物箱,不知是誰的,從未打開過。
上個月的一天,他終于對這只小箱子,生出強烈的好奇心。
這只箱子,是誰放在這里的呢?里邊裝的又是什么呢?
把箱子打開,發現里邊有許多奇怪的東西,最奇怪的是一個繭殼。繭殼是一層又一層的膠帶紙,裹了也不知多少層,也不知裹的是什么。
花了大半個小時,才拆開膠帶紙,發現里邊是兩個日記本。
這時候老兄猛醒,這兩本日記,是他中學時的心路記歷。是在高考之后,用膠帶紙封存的。想來自己當時一定是非常重視這件事,否則不會費這么大的心思保存收藏。
少年情懷無非夢,少女心事總是詩。當時老兄手拿當年的日記,無論怎么想,也想不起來當時都記了什么。
那就打開看看吧。
打看,卻是滿臉陌生。日記里說的事兒,全無半點印象。
看著看著,突然看到一則:張XX,此恨難消,血仇永銘。二十年后,若不手刃此獠,誓不為人也。下面還有疑似老兄自己的幾個血指印。
當時老兄大吃一驚:這個張XX,到底是誰呀?他到底干了什么?為什么我恨他恨到這個地步?還咬破手指,發誓二十年后手刃此獠……這個這個這個……這真是自己的日記嗎?
(03)
朋友說,就為了日記上的事兒,讓他困惑了好多天,還打了早年高中同學的電話,問那個張XX到底是誰。可是大家的記憶,都有點模糊。
他失笑,人生啊,就是這么向前走的。那不共戴天矢誓手刃的仇怨,走著走著就忘了。
——因為他的心大了。當年的大事,就小了。
(04)
人是情緒性的動物。
所有人都是。
一時的情緒,可能事情并不大,但心里的情緒感受,卻是極強烈,極強烈。
曾有朋友說了件事,他坐公交車。車到一站,乘客紛紛下車,司機迅速關門。可是有個中年男,剛剛走到車門口,正要下車,車門已經關上了。男子頓時憤怒起來,怒聲吼叫:開門,開門,我要下車,下車!沒看見我要下車嗎?你關什么門?
司機再急忙打開車門。
中年男怒氣沖沖跳下車,但仍是怒不可竭,轉過身來,揮起拳頭,在車身上重重的捶了幾下。
車上的乘客,見此情形,頓時大笑起來。
差點沒下了車,應該是常見的情形,不會有人因此失笑。但中年男子失控的舉止,卻反倒讓乘客笑起來——這只是因為,中年男子的心,太過于敏感,將生活中常見之事,視為對自己的傷害或是不尊重。
有些人就是這樣,內心脆弱無比,風吹草動,都感覺自己受到了羞辱,感覺人人都在嘲笑自己。因而陷入到激烈的情緒化中。
(05)
弱者易怒。
激烈的情緒,會把小事夸張到無以復加。
如發現自己中學日記的老兄,記述日記時,他應該是陷入到悲烈狀態之中,矢志手刃敵獠。可過了多年,卻連當時的人和事兒,全都想不起來了。
想不起來,只是因為當時的事情,真的很小。小到就如同走下公交車的中年男所遇到的一樣。下車時中年男怒到拳擊車體,可再過段時間,他很難有理由還會記得這件事兒。
佛經上說,人生在世,如自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這里的心動,說的就是情緒。心如果小了,再小的事兒也是大事,也會讓人陷入到難以自抑的悲情之中。
人是理性的載體,但卻無時不刻承受著情緒的沖激。不遇到事兒時,誰都是明白人,遇到事情,自己就不再是自己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