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辛蒂。她不同于正常人的地方在于她住在美國一座山丘上的一間特殊的房子里。這間房子是不含任何有毒物、完全以自然物質搭建而成的,里面的人需要由人工灌注氧氣,并只能以傳真與外界聯絡。
事情發生在1985年,當時她拿起殺蟲劑滅蚜蟲,卻感覺到一陣痙攣,原以為那只是暫時性的癥狀,誰料到自己的后半生就毀于一旦。殺蟲劑內含的化學物質使辛蒂的免疫系統遭到破壞。從此,她對香水、洗發水及日常生活接觸的化學物質一律過敏,連空氣也可能使她支氣管發炎。這種“多重化學物質過敏癥”是一種慢性病,目前無藥可醫。
患病頭幾年,辛蒂睡覺時口水流淌,尿液變成了綠色,汗水與其他排泄物還會刺激背部,形成疤痕。辛蒂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難以想象的。1989年,她的丈夫吉姆以鋼與玻璃為她蓋了一個無毒空間,一個足以逃避所有威脅的“世個桃源”。辛蒂所有吃的、喝的都得經過選擇與處理,她平時只能喝蒸餾水,食物中不能有任何化學萬分。8年來,35歲的辛蒂沒有見到一棵花草,聽不見悠揚的聲音,感覺不到陽光、流水。她躲在無任何事物的小屋里,飽嘗孤獨之余,還不能放心地大哭。因為她的眼淚跟汗一樣,可能成為威脅自己的毒素。
而堅強的辛蒂并不在痛苦中自暴自棄,事實既已如此,自暴自棄只能毀滅自己,她能做的不是不僅為自己,也為所有化學污染物的犧牲者爭取權益而奮戰。生活在這寂靜的無毒世界里,辛蒂卻感到很充實。因為不能流淚的疾病,使她選擇了微笑。1986年,辛蒂創立“環境接觸研究網”,致力于化學物質過敏癥病變的研究。1994年又與另一組織合作,另創“化學傷害資訊網”,保證人們免受威脅。目前這一資訊網已有5000多名來自32個國家的會員,不僅發行刊物,還得到美國國會、歐盟及聯合國支持。
>>
編者按:不能流淚就微笑,看似是無奈的表白,實則是歷練磨難后的坦然。人一生不可能不經歷風雨,遇到挫折,不要抱怨生活對自己的苛刻,重要的是用什么樣的心態對待人生。在困苦的逆境中把握方向,不屈奮斗,迎接苦難的挑戰,自會迎來人生的另一方天地。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