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提倡誠實,可是有時候過于誠實并不是一件好事,可能會危害到自身。因此誠實是需要講究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的。
誠實需要看對象,不是任何人都能誠實以對的。面對陌生人,就不需要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個人情況告知對方,因為你不能確定對方接近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有時候在餐廳吃東西的時候會遇到推銷員,他們借著拼桌的機會套近乎,一副平易近人的誠懇樣子。如果你沒有警覺心,在推銷員的引導下透露自己的住址、工作地點,甚至聯系方式,就可能會被對方利用這些信息做違法的事情,你自身也可能會有危險。遇到陌生人搭訕,就要提高警惕,回避那些關于個人信息的問題。
對于一些重要的事情或者計劃,就不能隨意跟別人說。曾經聽說過這樣的一件事:同事A和同事B交情不錯,經常一起聊天。有一次A和B聊起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A就透露自己有讀研的計劃。過了幾天,上司就解雇了A,原因是公司認為A不能勝任以后的工作。后來A從其他同事那里得到消息,其實是B把A的讀研計劃告訴上司,讓上司以為A要一心二用,無法認真工作,就決定辭退A。還有商業(yè)機密、科研成果也是不能隨意透露的,如果是被別有用心的人知道,就等于把自己辛苦經營的一切白白送給別人了,也許還得蒙受巨大的損失。
面對自己信任的人,誠實也是要講究的。對于信任的人,人往往會卸下戒備,就會坦誠以對。但是這是有風險的,因為你信任對方,對方不見得值得你的信任。如果對方是值得信任的,那么你很幸運可以遇到一個可以推心置腹的人;如果對方的不值得信任的人,那么你很可能因為你的誠實和信任而遭到背叛。當雙方的信任是對等的時候,講求誠實是維系信任的一個重要方式;當雙方的信任不對等的時候,誠實是危險的。
善意的謊言也是一種誠實。有人會認為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就算出發(fā)點是善意的也不能改變它的本質。其實,誠實不僅表現在語言上,還表現在內心。語言上的不誠實并不代表內心的不誠實。在我看來,只要內心是誠實的,即使是謊言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這是一種善良,是一種對人的真誠。就像遠離父母的人,即使生活和工作不如意也會對電話那頭的父母說自己過得很好。這種善意的謊言來源于一顆體貼父母的真心,怎么不是誠實呢?
有的人因為誠實而成功,也有人因為誠實而失敗。人心是變幻莫測的,面對不同的人,我們的誠實是需要講究的。當我們不能確定對方是否值得坦誠相對的時候,過于誠實是有危險的,不能讓誠實成為對方可以利用的弱點。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要說謊,而是要保持警惕,說話要有所保留,要保護好自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