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曾國藩有一句名言:打脫牙和血吞。大概的意思就是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要能挺得住,站直了,別趴下,既要能忍又要能挺,惟有如此,方可成就大業(yè)。曾國藩就是憑著這種信念和堅忍的毅力一路走來,從窮山僻壤的鄉(xiāng)村走到了京城,從一個翰林院學士做到了統(tǒng)帥三軍的欽差大臣和太子太保,受萬人景仰和愛戴,被許多人學習和追隨。偉人毛澤東曾說過:獨服文正公。
其實縱觀曾國藩的奮斗史和發(fā)家史,也可以看出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曾國藩也曾因兵敗幾次都想自殺;也曾因壓力過大,跑回湖南老家再也不愿出來;也曾心力交瘁,幾次都想放棄幾欲成功的事業(yè)------但是,他最終還是憑著自己立下的這個座右銘堅強地挺過來了,并不懈奮斗,取得了最后的勝利,成就了永存史冊的霸業(yè)。
仔細思考,也的確是這個樣子,看看那些成功人士,那些被稱為什么家的人,哪一個人的背后不是一番奮斗的血淚史?哪一個如果不能忍不能挺能有后來的成就?成功的道路各不相同,但是成功的規(guī)律都是相同的,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現(xiàn)代的生存和成功同樣需要考驗的是我們的意志品質(zhì),需要考驗我們的打脫牙和血吞的精神和氣概!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看看我們周邊的人們,有多少人在唉聲嘆氣,有多少人躑躅不前,有多少因為扛不住壓力而失去了本應該屬于自己的成就和榮譽?
生活本身就充滿了坎坷,生命本來就充滿了磨難,一帆風順的事情根本就不會存在,那些期望生活一帆風順的人不是傻子就是瘋子。正是有了困難,我們才有了超越困難的勇氣,才會不斷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也才從中感受到生活給予我們的無限樂趣。如果真沒有了困難和磨難,真的什么事情都可以不操心不費力,什么東西都伸手可及的話,那么這個世界還會有創(chuàng)造嗎?還會有新的事物出現(xiàn)嗎?所以在一定意義上,順利意味著妥協(xié)和倒退。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