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怨恨”的背后都深藏著一個渴望,原來“勇敢”就是帶著恐懼往前走;原來“幸福”就是對生命的尊重和悅納;原來“愛”可以穿透離別與孤獨;原來“做自己”才是最徹底的打破。這世間,原來每人都有一門必修課,這門課的名字叫作“做自己”。
你的生命是一系列復雜的,永遠變動著的思想、情感和行為之流。換句話說,你更像一條河而不是一尊雕像。
幸福,是用來感覺的,而不是用來比較的。生活,是用來經營的,而不是用來計較的。感情,是用來維系的,而不是用來考驗的。愛人,是用來疼愛的,而不是用來傷害的。金錢,是用來付出的,而不是用來衡量的。信任,是用來常常的,而不是用來挑戰的。
凡是要看透,看透了就不會抱怨。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復雜,有些環境的問題不是一時半時能解決的,你在早晨就做早晨的事,,在黃昏就做黃昏的事,在深夜就做深夜的事,別去糾結,看到變化,就去適應它,而不是站在那里抱怨,抱怨不解決問題,只會把自己的心態搞糟。庸人是因為自己而平庸的,也是因為不斷抱怨而平庸的。任何事情就怕人去“做”,只要敢于去做,事情就會自然而然變得順暢,之后你會發現,原來讓自己思慮重重的困難,竟然本是小事一樁。
不存在一個讓人不抱怨的世界,但是,優秀的人,總是會看透看穿自己和環境的關系,總是會把消極的想法從自己內心中掃除殆盡,讓內心充滿平靜和希望。(文/清泉石上流)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