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部活動和行為都要受到情緒的影響,積極的情緒對行為起著協調和促進的作用;消極的情緒則對行為起著瓦解和破壞作用。并且,良好的情緒是維持人體機能正常運行的前提。因此,我們要學會控制情緒,發揮積極的心理暗示作用,生活才會更如意。
之一:給自己一個微笑
當你綻開笑臉時,實際上已經在給自己一個暗示:我很快樂。這樣將幫助你驅走焦慮和煩悶,帶來輕松、愉快和自信。
之二:設計一個鼓勵自己的常用語
如“天生我才必有用”、“有志者事竟成”、“我要快樂地生活和奮斗”等。一個豁達、樂觀的習慣用語能塑造人的性格,對心理產生影響,讓自己在喪氣之時一下子就能夠釋然。
之三:以理想中“我”的眼睛看生活
路上有塊磚頭,在小爬蟲看來,它是龐然大物,對我們來說,一腳踢開,小事一樁。工作、學習與生活中的好多麻煩,如果站高一點、換個角度看,也是類似的感覺。
之四:用日記肯定自己
人在內心深處都需要喝彩,但并不是每天都有人為你喝彩。那么,就在每天入睡前寫一篇日記,為自己一天的努力喝彩。這“叫好”之聲能使疲憊的心再一次鼓起奮斗的激情,第二天一定能信心滿滿地面對一切。
之五:將積極情緒與某種行為建立聯系
有的人說“我摸摸鼻子好運氣就來了”,有的人覺得考試前洗下手就能有好運氣。這實際上是在把某件事情跟自己的心情建立了一種固定的聯系,每當做這件事時,就有了樂觀的心態。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