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日,對每位考生而言,高考都是一次特殊的經歷,一份難忘的記憶。即便是馬云、馬化騰、周鴻祎這些功成名就的大咖,憶起昔日高考,也是感慨良多。
他們有些曾是高考的寵兒,有些曾在高考中經歷挫敗,有些則成績平平,恰如一名最普通的考生。不過,無論是哪種考生,高考都只是人生的一個中轉站,未來還有很多種打開精彩的方式。
選志愿是門學問,也是人生的趣話
馬化騰:天文太遙遠,計算機更能看得見未來
馬化騰原本準備走天文方面的路,經常想自然科學的問題,研究一些特異功能。1986年觀測哈雷彗星回歸,我用學校的器材拍彗星照片,是當時深圳中學第一個找到哈雷彗星的學生,還去寫觀測報告,得了一些獎,獲得幾十塊錢的獎勵。
考大學的時候,馬化騰問老師天文系畢業后的職業,當時只有南京大學有天文系,馬化騰了解到那時候能去天文臺的少,很多都是去當地理老師。那時剛好開始接觸到計算機,覺得對這個也挺感興趣,就考了深圳大學計算機系,畢竟天文太遙遠了。
劉強東:棄政從商
劉強東小時候非常聰明,學習一直不錯。他說,高中生活讓他開了眼界。和那時很多后來選擇下海的商業精英一樣,他特別喜歡看《中國青年報》,感受外面的世界。“那時候的自己,是一個擁有堅定政治抱負的新青年。”
老師們也很欣賞他,對他給予了厚望:雖然你改變不了這個社會,但是你回家可以做我們宿遷縣的縣長,在你的權限范圍內,對宿遷人民好點,為老百姓多做點實事。
于是他也因此有了一個夢想:從政做縣長。在1992年7月高考成績公布后,劉強東的高考成績全宿遷第一。當時他的成績完全可以上清華大學物理系,但在填報志愿時填寫了人大社會學系。不過后來在大學他漸漸意識到社會學與從政無關,他開始放棄從政的想法。
丁磊:父母說什么專業都能選,除了計算機
我不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聰明和有智慧的人。我在1989年考大學,是班上第10名,只高出重點分數線1分。我隔壁班的同學現在是浙江大學的老師,他當時是第一名,高考的分數剛好比我高出100分。我當時看到電子科技大學的介紹,這個大學1956年成立,在四川成都,我也不知道成都在什么地方,看它地處天府之國,應該挺好玩,就把志愿填到電子科技大學,沒想到第一批就收到錄取通知書了。
其實我填專業也是很被動的,坦白地講,我在中學并不是一個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我很喜歡電腦,高中時就在蘋果電腦上寫游戲,自學完了BASIC語言。我很想選計算機專業,我父母說什么專業都可以選,計算機不要選,因為計算機對人體有害,每天坐在電腦前就像照X光。這個說法不是沒道理的,當年計算機顯象管的輻射非常大,對健康多少有影響。所以,我就填了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通訊專業,我被分到了全校最小的系——微波通訊,一個系只有30個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