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月前,晚飯后閑來沒事,習慣性拿起手機翻起了朋友圈,突然看到堂哥發了這樣一條動態:“小孩已經住院15天,交付了5000多元,上次還差醫院4000元,這一次給我經濟帶來不小壓力。沒想到結婚后壓力這么大,之前根本就沒準備好!”下面配了一張和小孩的合照。
看完之后,心里莫名一陣發酸,同情堂哥的遭遇,小孩也怪可憐的。本想評論幾句安撫的話,想想因為各種原因已經近兩年沒見,還是收住了手。
堂哥的家庭很復雜,在他十四歲那年,母親因為喝得酩酊爛醉,掉下村子里引水灌溉的水渠淹死了。那年他家的鋼筋水泥房子剛建起來,欠下了幾萬塊錢的外債。
父親因為接受不了這種打擊,險些出家當和尚。后來被一個已婚的中年女人迷得神魂顛倒,兩人私奔了,堂哥成了“孤兒”。
從此堂哥就開始輪流寄宿在他大伯和叔叔家,剛讀完初一就輟學出去學技術了。起初是學門窗玻璃的安裝,后來成了水電安裝工人。
出社會沒幾年,就談了個外地的女朋友,滾了床單,緊接著結婚生孩子的事情就順其自然發生了。
結婚那年堂哥19歲,基本沒什么存款,婚禮舉行得很簡單,連紅毯都沒有走,第二年就生了個兒子。
生活就這樣一天天地進行著,堂嫂不愿意工作,堂哥只能靠自己一個人的工資養老婆養孩子。
你不是輸在了能力,而是喜歡輕易開始
現在堂哥的孩子已經快四歲了,就如他自己所說,小孩生病住個院就基本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不僅小兩口子過得縮衣減食,還連累了可憐的孩子。
02.
后來我給家里打去電話,還沒等得及我開口,老媽就開始向我抱怨堂哥的事情,說他又來家里借錢了。
他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又要租房又買奶粉,資金周轉幾乎處于停滯,我們家借了他4000塊,一直沒有還,現在又來借錢,出于人情,又不好意思不借。
都說苦難的孩子更懂得生活的不易,堂哥心里應該最清楚自己的情況,卻作死般不好好工作存點錢,非早早帶女朋友回家結婚。
要說我,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就是自作自受,活該!
他完全沒意識到,以他的經濟狀況,結婚是件多么麻煩的事情,他以為結婚后兩個人就可以一起努力工作撐起這個家,可是堂嫂不愿意工作,緊接著生了孩子更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現在堂哥和堂嫂經常為了雞毛蒜皮的事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翻桌子摔碗是家常便飯,提了好幾次離婚,可是到了民政局門口卻誰都不敢先踏進去一步。
沒有準備好就結的婚,本質上跟三觀不合并沒有什么區別,只是相互傷害而已,都不會太幸福。
03.
這讓我想起了婧婧,一個性格和她名字匹配度為負數的女孩子。
上了大學后,她還是一點都沒變,大大咧咧像個男生,說話也總是風風火火。上周她給我打電話的時候,一陣狂吐槽她的學長學姐。
原來是他們學校要開元旦晚會了,需要招募主持人,她想大學多鍛煉一下自己,就踴躍報名了。
她沒想那么多,以為好好念段稿子就行,然后啥也沒準備就輕裝上陣了初選。沒想到負責篩選的學長學姐不僅讓她念主持詞,還給了她一張印滿類似“紅鯉魚與綠鱸魚與驢”的繞口令,問了她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主持的時候話筒突然沒聲音了怎么辦”、“主持的時候突然打了個噴嚏怎么辦”。她頓時一頭霧水,回答不上來。
結果可想而知,初選就被刷了。她很不服氣,覺得學長學姐腦袋有坑,不就選個主持人嘛,搞得這么復雜干嘛,難不成還針對自己?
我說,大姐,你能不能走點心,這些都是常識好不好?而且參加選拔的人這么多,光靠念段話怎么辨別適不適合當這個主持人?
我記得《孫子兵法》里有這么一句話:謀定而后動,講得是我們做事情要準備充分之后再行動。
其實有的時候不是你的能力不夠,而是你和成功的人少一些準備的過程,旗鼓相當的時候,拼的不是實力而是底氣。恰恰準備充分的人,不管出什么樣的考題,都能從容自若地回答。
04.
現在講一個比較正能量的例子,正在西安上學的翰林老哥。
他是醫學專業,也是個有詩有酒又有遠方的文藝老男人,上周的一條說說內容如下:風和日麗的下午,就該一個人騎著單車,獨自欣賞風景,品味人生。
他可謂將自己的大學生活乃至以后的人生路線都規劃得井井有條,并且一直在為目標努力準備著,然后一一實現。
為了保持院里前幾的成績,他成了傳說中沒翹過課的“偽大學生”;為了拿到學校公費出國交流學習的名單,他報班學習英語,大二上學期就考完了四六級;為了鍛煉自己實踐能力,他抽時間參加多種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為了出國旅行,假期各種兼職都干了個遍。
現在,他每年都拿國家獎學金,去過世界名校海德堡大學交流學習,走遍了巴黎、柏林、蘇黎世、奧斯維辛、奧地利、瑞士、挪威……
我跟他通電話的時候,他說明年準備去福建一個基層醫院當醫生,詩和遠方都有了,該沉下心來歷練歷練自己,順便把研究生也考了。
這種時刻為夢想準備著的人,總會被眷顧,不是因為運氣太好,而是他們決定努力付出的那一刻,人生就寫著“成功”二字。
活得漂亮,總有他的道理,不要總以為好運沒被自己撞上,如果你沒有十足的準備,就算機遇降臨在你頭上也不一定能把握得住。
我們日復一日地等待,等待前方理想的道路出現在我們面前,但我們卻忘了,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機會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05.
每年數百萬的大學生畢業浪潮中,有一大部分人想或者會選擇自主創業,但是為什么一年又一年的浪潮過去了,還是沒有出現一群的馬云們呢?
其實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準備不夠充分。創業者分為兩種,一種是盲動型,一種是冷靜型。盲動型創業者容易沖動,看到別人做什么賺錢就跟著來,沒有自己準備和規劃,顯然很容易失敗;冷靜型創業者,往往做事情會考慮的很清楚,準備好技術、資源,打通人脈關系等等,所以這個類型的成功概率還是很高的。
但是往往很多人都是前者,沒有準備好自己到底要干什么,看到別人開加油站賺錢了,就跟著也在旁邊開一個,接著第三個第四個出現,這樣當然賺不了錢;而聰明的人,應該是會選擇在旁邊開一個便利店、水果超市。
當然僅僅成為后者也是遠遠不夠的,在創業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的項目、目標和規劃,接下來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忍耐。
再看看現在各業界的大佬,哪個不是經歷過千倉百孔的滄海桑田,就算混得風生水起了,還是需要提防著競爭對手,時刻準備著為自己的事業打一場持久戰。
這個互聯網發達的技術革命時代,一切充滿無限可能,就像火了幾十年的康師傅,怎么也沒想到最終是被美團、餓了么打敗。
06.
有句老話叫作“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是如果計劃都沒有,你連看變化的機會都沒有。如果你想成就一點自己的事業,就別亂來,不然只會讓失敗趁虛而入。
對待感情,如果沒有做好戀愛的準備,那就不要去盲目地開始,更不要盲目結婚。一個人生活其實也挺好,不會因為生活的瑣碎而去吵架,不會因為一味的遷就導致自己都沒了底線。
你可以一個人看書,在秋日微風輕拂的午后,你可以自己窩在沙發里,追完最新的劇集。這些看似孤獨的日子,總會好過永遠都在爭吵的低質量陪伴。
生活和事業也都一樣,沒有準備好之前,千萬不要輕易開始,這樣,至少能少一些失落,少一些抱怨,少一些遺憾。
愿你我都能做一個有準備的人,一路奔跑,活成自己的驕傲!
作者:圣文小同學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