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是我做事的標準。
對自己的能力有正確的認識很重要,不至于膨脹上了上天,也不至于自卑得鉆進土里,不會因為不知天高地厚惹人恥笑。
對自己的能力有相對清醒的認識,人生也就有了大致的方向。接下來就是,盡力而為。
我認為它們倆是密不可分的一對好朋友。
如果不能量力而行,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話,哪怕再費盡心機也會兩手空空,更會因此而喪失斗志,失去信心,失魂落魄地認為是世界虧待了你;
總有人用“我盡力了”來糊弄自己,目標沒有達成,愿望沒有實現,業績沒有完成,奮斗沒有結果時,就用這個來提前宣布戰斗結束,并用“我真的盡力了”來自欺欺人——對自己的能力太低估,或者是對自己太心軟。
我盡力了——這句話經常說,但我們真的很篤定自己盡了幾分力嗎?
上學時考試成績不好,老師家長輪番批評,眼淚汪汪地辯解:我真的盡力了!
真的嗎?你有認真去鉆研一道總是會做錯的題,把時間利用起來好好復習,像學霸一樣認真嚴肅地對待學習了嗎?
你總是以為考試成績差是運氣不好,實則是你根本沒有盡力。為什么有些人在發憤圖強之后,突然成績提高很多?
大多情況下,是因為之前他只用了一部分能力,而剩下的那部分混混沌沌地躺著睡大覺,直到被激勵或者刺激,才會驚恐地醒來,然后奮力往前跑。
人生有太多需要我們盡力而為的時刻。而我們卻總以“我盡力了”為借口,交出一個不是很滿意的答卷。
不過是該好好工作的時候,想要偷懶應付一下;該對一份感情投入更多時,不小心走了神;該對自己負責的時候,卻疏于打理而陷入了不知該何去何從的境地……于是就說,“我盡力了”,仿佛這樣就可以把愧疚一下抹去,讓自責像風箏一樣放飛。
習慣性說“我盡力了”的人,往往會越過越糊涂,對自己的評價也越來越低,他不知道真正的盡力是什么狀態,是拼盡力氣用盡氣力去達成愿望實現理想,而不是掛在嘴邊嘻嘻哈哈地說說而已。
做雜志的時候,寫很多字看很多版,有了個小技能,一篇報道只要拿到手里,掃幾眼就能看出好不好,寫得是否扎實,資料搜集得是否全面,作者是否用心,有沒有盡力。
所以我會說,你的努力,總會有人看在眼里;而所謂的“盡力”是真是假,最后也會水落石出,在人生的某個拐角處,等著給你一個獎賞或者是白眼。
那時候,喜歡看大牌雜志的人物專訪,有些真的極好,遣詞用句講究細膩,不落俗套;而糖水話的稿件,一眼就能看穿,真的是高下立現。
而喜歡的幾個作者,這幾年持續關注,會發現他們越走越好,始終是進步而上揚的,天地越走越寬闊,文字越寫越勁道。
這其中有天賦的原因,但盡力的程度不同,也決定了他們人生質量。
盡力,是把雙刃劍。
它讓有些人絞盡腦汁去努力,想方設法去實現目標;也讓有些人用來應付老板,應付朋友,最后都是在應付自己。
讀大學時,忘了誰曾說,學新聞的人應該有一種素質:如果門被堵上了,那你應該爬窗進去把新聞采到手。
后來有一次采訪,演出結束后約好歌手采訪的,但被保安攔住,不讓進。同去的人說,算了,不采了,反正通稿都拿到了;我心里念念著“爬窗進去”的故事,打電話輾轉聯系主辦方、負責人,最終還是順利進去做了采訪,這不是什么大事兒,但心里對自己這種盡力的態度很贊許。
人很容易放任自己怠惰,拖沓,偷懶,但當我們能夠更積極、勤奮和上進的時候,那種感覺真的比下墜要好太多。
什么是真正的盡力?
是你把能想的辦法、能做的努力、能盡的心力,全都使盡了,用光了,耗盡了,這才是真正的盡力。
若還是于事無補,那么,接受結果,心有不甘也要放手,因為真的是盡力了。
而很多時候,你盡力而為時會發現,天地突然寬了,世界突然大了,你能想到很多很多你從未想過的辦法,很多人都來幫你,當你心心念念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都會來幫你——這是吸引力法則里重要的一條。
周圍真的蠻多聰明、有能力的人,可是過得并不開心。做一份不喜歡的平庸的工作,一份不滿意的普通的生活,總是不開心,卻似乎也沒什么好改變的。
他們做人做事“及格就好”,明明不是很難的事,也順理成章這樣自我要求了。若是有人提出異議,就用“我盡力了”作為擋箭牌。
打兩次電話聯系不到的客戶,鉆研半天沒有解決的難題,寫了兩個小時馬馬虎虎的稿子……我盡力了,就這樣吧。而往前走一小步就能達成目標,明明他們是可以的,卻停步不前。
當生活中布滿這種遺憾的場景,人生聽到的自然也就是此起彼伏的嘆息聲。
而這樣的人,往往連七分的人生都無法擁有。因為大多數時候,他們對自己盡力的標準會越來越低,對人生的期待也越來越低,也就是這樣而已。
是不是盡力了,自己心里都很清楚。
當然,若是你了無遺憾,別人又能說什么呢?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