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萬里,艷陽高照,七月的湛江火力十足,“南星”社會實踐隊隊員同樣也滿懷著熱情開始了第二天的線下調研活動。
三位線下調研隊員在經過昨日的街頭采訪調研,已經對當地的農村教育資源情況有了大體把握,調研采訪也開始變得得心應手。
為了深入了解當地村民對農村教育資源的看法,線下隊員們特意登門拜訪了部分村民,并通過問卷調查以及對話交流的形式對草潭鎮珍珠灣村的農村教育情況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隊員登門拜訪村民。
以下是7月17日”南星”三位隊員線下調查采訪珍珠灣村村民們的部分內容。
Q:阿姨你好,我們想了解一下你的小孩現在是讀幾年級了呢?
A:現在在讀三年級。
Q:那您覺得農村教育資源有什么是比較欠缺的呢?
A:我覺得農村教育資源最缺的就是優秀的老師,農村的老師有點不負責,沒有辦法很好地帶領學生進行學習。
Q:那您覺得農村學校的硬件資源怎么樣呢?比如,多媒體教室,圖書室之類的。
A:其實現在這些都是非常不錯的,甚至有些還比城市的學校還好。我小孩的學校已經配備了音樂教室,舞蹈教室,圖書室這些,每間教室也安裝了多媒體。農村教育現在最欠缺的還是老師。
Q:那您覺得農村需要怎么樣的老師呢?
A:希望可以有更多優秀的,負責任的老師下鄉吧,因為現在農村小學很多都是重新合并的,師資資源參差不齊,也沒有一個合理的制度進行管理,這樣很難將學生教好。
Q:那您覺得我們應該怎么樣改善這個問題呢?
A: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國家政府去重視這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政策引導年輕的老師下鄉教學,現在年輕的老師,優秀的老師全都往大城市里跑,這樣農村就缺乏新鮮的力量。現在農村學校的老師基本也是中年教師他們也無法給孩子帶來更新的思維和學習方法,所以也會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效率。
Q:好的,謝謝您的支持!
隊員采訪村民。
經過兩日的線下調研活動,隊員們收獲頗多,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難。由于對“三下鄉”活動的不了解,線下三位隊員在開展調查走訪時,會有一些村民不愿意接受隊員們的調研與采訪,但在經過隊員們的多方努力下依然獲得了出色的調研成果。在調研采訪途中,隊員們接受到當地村民的善意與稱贊,也經歷過質疑與冷眼,但她們從未放棄或是退縮,她們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
教育是立國之本,廣大農村地區能否擺脫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最關鍵的,是讓社會上更多人關注到這個問題并為之付出行動,只有這樣農村教育才有不斷發展進步的可能。或許我們的力量十分薄弱,我們的調研采訪無法直接推動農村教育的進步,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我們的付出就會有意義,我們就能通過自己的力量去為鄉村振興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