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人類活動產生了大量的垃圾。身為大學生的我,很少關注垃圾分類。自從加入“協綠”社會實踐隊,我真正地了解了垃圾分類的知識以及垃圾分類的意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最雅俗共賞、深入人心的一個基本理念。這個理念繼承了天人合一的中華民族智慧,體現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本質內涵。
即是說,綠水青山是“人的無機的身體”,只有留得綠水青山在,才能保護人類自身,破壞了綠水青山,最終會殃及人類自身;而只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守望好綠水青山,才能永恒擁有綠水青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認識到了發展是硬道理,也逐步認清了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之間復雜互動的三大發展階段:從為了金山銀山去改造和征服綠水青山,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再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應該看到,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已取得舉世矚目的進步,但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付出了巨大的資源環境代價。正因為如此,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把建設美麗中國確定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倡導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因此,作為公民,最直接參與環境保護的方式就是垃圾分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制造很多垃圾,把不同的垃圾進行準確的分類,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垃圾分類可分為四類: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垃圾分類的好處有:一是將易腐有機成分為主的廚房垃圾單獨分類,為垃圾堆肥提供優質原料,生產出優質有機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減少化肥施用量;二是將垃圾分類后,將有用的進行回收,就可以將垃圾變廢為寶,提高了廢品回收利用的比例,減少了原材料的需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三是可以提高民眾價值觀念,垃圾分類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必經之路,垃圾分類可以使公民學會節約資源、利用資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個人的素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設生態文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從自己、從現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傳下去。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