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家庭是遮風擋雨的港灣,是幸福生活的庭園,只要處理好家庭成員的關系,即便物質財富匱乏,房子里也會充滿著溫馨快樂的歡笑。
那么,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需要什么技巧呢?這可是測試交際者智慧與修養水平的命題。
與人對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互動,交談者必須真誠、理智、換位思考,才能給彼此恰如其分的提醒和幫助,以達到互動的最佳效果。
譬如,當我們聽到別人埋怨自家人的時候,應該以疏導為主,不要向外傳播,這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更是對社會和諧發展的貢獻。
那天,一位住在我樓上的大媽,跟我訴說她兒媳如何如何不懂體諒老人。我冷靜地聽著,并順著她的話題去尋思。
其實,她的兒媳我也認識。有一次,我回家進門后,忘了拿掛在門外的鑰匙。她兒媳恰好路過,就敲響了我的門,我一臉迷惑地開門,看到她很有禮貌地笑著說:“阿姨,你的鑰匙在門上。”
“哦,謝謝你!”我感激地看著她。
“別客氣,鄰里間,應該的。”她的言談舉止,顯現出良好的內在素質。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大媽,并對她說:“你的兒媳不是在市委工作嗎?從那兒出來的人,大多數都是知書達禮的,待人接物的態度不會太差的。平時,你們在處理某些問題上,可能意見不統一,這很正常,因為你們除了個性差異,還有代溝障礙。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但不要強迫她接受,只要不是什么原則上的問題,大同小異即可。有時也許是自己真的錯了,要勇于承認錯誤,并向她道歉,矛盾就會有所緩解。”
接著,我講述了一件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有一天,我們家的冰箱漏水了,我打開冰箱到處尋找原因,發現一堆兒媳拿回來的咸菜,心情馬上不爽了。哼,不知說過多少遍,煙熏、燒烤、腌制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害,她怎么就不聽呢?我一氣之下,把咸菜全扔了。
兩天后,兒媳要炒咸菜,找不著,我說扔了。兒媳有點嗔怪地說,那是我媽媽自己腌的咸菜,我只想久不久換個口味,又不是經常吃,緊張啥呢?
我從兒媳說話的神情里,感覺到了媽媽在她心中的份量。是呀,媽媽的菜,暖心的菜,我扔去了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拳拳關愛。設身處地,怎不讓人生氣?
想到這里,我向兒媳道歉了:“對不起,我不該扔去你媽媽送來的菜。”
“媽媽,沒事的,不說了。”兒媳釋然了。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婆媳相處,首先要相互尊重,敞開心扉交談。過程中,要換位思考,學會理解、退讓、包容。這樣,就能減少家庭中許多麻煩與沖突。
大媽聽了我的話,情緒沒那么激動了,還給了我一個會心的微笑:“謝謝你,我知道今后該怎么與兒媳相處了。”
作為別人家事的聽客,我們要盡量往好的方面去疏導,而不是附和煽動,更不要向外宣傳,這是做人的道德底線。
如若是自己的家事,盡量與家人協商解決,不要輕易對外人說,否則,碰上多事的人張揚出去,有可能越傳越變味,一旦味返原處,更會加劇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家人。
當然,家事對外沉默是金,對內則需要我們用心去經營。對待家人,我們除了本能的親情關愛外,更需要真誠地相互欣賞、尊重和體諒。
守護好這個為你遮風擋雨的家,對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安康都具有良好的保障作用。
希望在大千世界追逐榮華富貴的你,別忘了留些時間和精力,放到親情和家庭的經營上,以便在變幻莫測的世道中,給自己留下一塊安全的棲息地。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