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飛翔在無邊的狂野,擁有掙脫......有些歌唱著唱著就忘了,但是像這樣的歌應該是大多數人生命中不可磨滅的記憶吧,同大多數人一樣我們都在奮斗著,但究竟是為了什么?也許你也說不清,道不明。但你知道我們就是要奮斗。
你一定同我一樣,為了學業曾拼命的奮斗或正在奮斗的路上,不管怎樣,關于學業的奮斗你一定曾經歷或者正在經歷,無論是哪種情況,我只想說:請記住我們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是一群人在戰斗。
俗話說:開弓沒有回頭箭,正如我們背上書包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拉開了這張弓,那只離弦的羽箭一直在空中,也許一開始就落地了,也許以直線最短的距離一下就命中了目標,也許在快要跌落時,我們重新拿起了箭雨重新射起。而我總認為自己屬于最后一種,當它快要落地的時候我把它重新建起,重新命中目標,這期間就像我們的一次次考試,一次次的考試最磨人的就是在考試途中我們一次次的跌倒爬起的過程,它跟我們像極了。在中國式的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中國家庭的大多數孩子被衡量的標準只有兩個字:分數。沒錯,分數可使得萬年舵。我們不能否定它的巨大影響力。因為我們從一年級開時就會有嚴格的考試,而分數也就鄭重的出現在我們的生命里。語文滿分100 分,數學滿分100分,三年級以后英語不約而至。這就是赤裸裸的生活。再到我們長大,小考,中考,高考,何嘗不是為了分數而戰,為了它,老師鼓勵我們: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份材;也曾用老子的話教育我們,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質,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也因此我們為了分數而戰斗著,簡單的說我們是為分數而戰,其實我們更是為自己而戰,為家人而戰,為未來而戰。我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是一群人在戰斗。
某年某月某日,距離高考還有200天,某年某月某日,距離高考還有100天,某年某月某日距離高考還有50天,某年某月某日,高考正式進入倒計時,高考到了,門外的家長,愛心助考車,以及警車,救護車,一切的一切就是為這一天而時刻的準備。在這一天,高考是國家的大事,也是我們的大事,是一個家庭的大事,是一個學校的大事,但就在這一天,結束了高考,你是否曾被它絆倒,摔得遍體鱗傷?不要害怕,也許我們把高考看的太重了,試圖放下一些,高考只是我們成長途中一個過程,無論結果怎么樣,我們都必須以300邁的速度奔跑,甚至更快。競爭太過激烈,我們只有奔跑,奔跑的路上你還是有一群伙伴,但他們是陪伴著也是競爭者,只是除了他們,請牢牢記住,還有一群人和我們在一起奔跑:我們的家人。他們看似有時并沒有做什么,但他們卻恰恰做了什么,他們是我們最大的精神盾牌,是我們最強的堡壘,無形之中對你的鼓勵,以及從沒有放棄你的理念會是你所有的支點,支撐我們再向前一步,再一步......正是這樣我們從不是一個人在奮斗。記者楊瀾曾給予我很多,我從她毫不夸張,不做作的語言中真切的感受到這位女性所持有的魅力,它能把自己的事業與家庭兩者的關系處理的非常好,作為她的丈夫的吳征,也可謂是有大謀略。而楊瀾本人能夠把家庭作為自己家庭的后盾,找到家庭與事業的平衡點,真可謂福慧雙修。也正是這樣,楊瀾從正大綜藝開始走到現如今,從臺后到臺前,從正大綜藝到東方時空,從中國到國外,奧運大使響徹云霄。
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楊瀾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她有著強有力的后盾,她的家庭,在成立陽光電視臺時她的丈夫吳征的支持真可謂日月可鑒。我們同時也應該更清楚的明白,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們是一群人在戰斗.我們要敢于夢想,更要擅于做真實的夢。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