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望是一件好事,意味著有希望和目標。但若是期望太高你就輸了,當你無法達到你的期望值時,你就會對自己失望,因為你發現原來你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厲害,旁人也會對你失望,原來你的能力不過如此。
我從小就在親戚家孩子的陰影下長大,因為父母總喜歡把我和親戚家的孩子放在一起比較。而每次比較的結果都是我輸得一塌糊涂。在父母的心里,我是最棒的,既然是最棒的,就應該比其他孩子更勝一籌。親戚家孩子就讀名校,父母也希望我能考上名校;親戚家孩子找了一個高富帥男朋友,父母也希望我能和一個高富帥結婚。盡管我也想要完成父母對我的期望,但是我總是落后她一大截,讓父母失望,也讓我對自己失望。每次在家庭聚會中見到她,我都會有一種矮她一截的感覺。
當我進入職場之后,才漸漸放下這種自卑感。在陌生的職場環境中,我總是安靜地傾聽,謙虛地請教,適當地表達意見,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存在感很低。而和我同期進入單位的新人幾乎每一個人初來乍到就努力地彰顯自己的能力,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贊賞。試用期結束后,只有我成為了正式員工。因為那些積極表現自己的新人認為自己比其他同事的能力高,單位一定會留下他們,便看不起其他同事,工作也不盡責,而他們的能力除了一開始展現出來的,也沒有進一步的提高。而我,在慢慢適應環境之后逐步展現自己的能力,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點進步,讓單位看到了我的潛力。
期望太高你就輸了
職場生活讓我找到了自信,讓我明白我并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無能,只是我和身邊的人都對我期望太高了。或許我并非真的無法達到這些期望,只是我沒有辦法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才能厚積薄發。
雖然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但是又不能為了不失望而拒絕期望,畢竟沒有期望,談何努力呢?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為自己設定一個比較合理的期望值。這個期望值不是高不可攀的,也并非唾手可得的,而是需要加一把勁,需要一些時間去爭取才能達到的目標。人是有惰性的,如果目標太難或是太容易達到,就會失去繼續進步的動力,很容易停滯不前。為了保證充足的積極性,期望值的設定是一個關鍵的因素,往往能影響未來的人生走向和最后到達的位置。
期望有時候會成為一種壓力,如果不能把這種壓力轉化為動力,那么人很容易被這種壓力打敗。尤其在期望過高的情況下,人很難有足夠的信心付諸行動。因此,期望太高你就輸了,你不是輸給了比你優秀的人,而是輸給了自己,輸給了心魔。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如你所愿,總會有你做不到的事情。既然這件事情做不到,那就降低要求或者轉換方向,從另一方面著手,一步一步地前進。若能滿足于已經擁有的,盡力爭取想要擁有的,失敗了也不沮喪,那么你已經贏了,至少你戰勝了自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