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要太攀比,踏踏實實做自己.......那就比比激光雨.”這一句押韻的rap語,很快走紅網絡成為一個梗,也成為吐槽那些攀比之人的流行語。
說到“攀比之人”,此時你的大腦里已經出現這個人物了,其實“攀比”也分為“褒義和”“貶義”,例如:不甘成績方面落后于別人而攀比會讓自己更“努力,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物,請向他好好學習。再例如:在消費等方面不顧自身情況和條件一味比高,不甘人后,如果你想到的是也是此意,估計你也遇到過或被攀比過,那么請你停止跟他的攀比。
這里就說說“貶義的攀比”與其說是攀比,不如說裝X,就是文明點而已。
其實換個思維想想“攀比之人”挺可憐的,很懵吧?哪里可憐?因為未必適合自己,你所擁有的東西能給你帶來足夠快樂的開懷大笑、以及迫在眉睫的所需性,或是對你極為重要的紀念品,而他們卻感受不到其中的含義,他們只能感受到超越別人的“優越感”及一時的快感!
經典名句“有錢人的世界你不懂”,不知道攀比之人有沒有錢,但是當你開始攀比時,你就已經輸了。輸在你認真了,輸在看不起他人的教養上,輸在你不會挑選適合自己的,輸在你不會帶來這事物所應有的價值,或許贏得了快感,但應缺少滿足感。
一位身邊的親戚,在上班時他的同事買了一臺國產普通筆記本電腦,打算在空余時間學習ps,3dmax,cad等軟件掌握新技能,身邊的同事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觸筆記本,一時新鮮。回到家中詢問道什么筆記本好,我回復:蘋果吧,那就買一個蘋果筆記本,我帶著疑問說:不是有電腦嗎,買蘋果筆記本用來做什么。收到的答復是:蘋果好不卡,就看電視劇,軟件啥的我也不會用。
顧名思義蘋果筆記本電腦的確比較好,但是就只用來看電視劇,似乎沒有發掘它本身的價值所在吧,一個物體能給你帶來最大的利益化,或其通過事物本身帶來增值,這才是好的攀比吧
人人都有羨慕心理,都有攀比心理,都希望用更好的,這沒有錯,要學會力爭上游。可一味不能給你帶來價值甚至消耗你的資源那還有什么意義?被攀比之人不會羨慕你,只會笑話你。多虧沒攀比對象要不然得后宮佳麗三千,那也知足了。
買東西時不妨想想是否適合自己,然后再去挑選其中為上品的物件,這樣才能做到所謂的“最大化”。
最后一句話送給大家“做人不要太攀比,踏踏實實做自己,不然害人又害己,只需學會做自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