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懸崖,有人想到的是棧道橋梁。”雖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聯想,卻反映出一個人的人生態度。人生到處有空谷,是消極悲觀,畏縮于懸崖,還是積極樂觀,懷藏著理想?
縱觀歷史,大凡有作為的人,他們的人生態度往往鐘情于后者。
韓信一介平民,衣食尚且不保,卻身佩寶劍,做起了將軍夢,為此招來跨下之辱,卻依舊癡心不改,終于嶄露頭角,夢想成真,被劉邦拜為大將,率領千軍萬馬,立下了震主之高功。
項羽和劉邦,面對著秦始皇的淫威,全無一絲惶恐。一個說,彼可取而代之;一個說,大丈夫當如是也。他們語出驚人,積極樂觀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正因為這樣,他們才敢挺身而出,率領義軍,推翻了暴秦,譜寫出歷史的新篇章。
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侖又說:我成功,因為志在要成功,未嘗躊躇。
試想一個普通的士兵,他的軍銜是下士,要晉升多少級才能做到將軍?這是不是有點登天的味道。如果沒有志在必得的念想,當然只能去打退堂鼓。此后,我想即使給他一萬個當將軍的機遇,也只是白搭。
這兩句話是拿破侖自己的寫照,其實也是所有成功者的先聲。大家都覺得他說得好。
不過我覺得,要說好,其實毛主席說得更好。
當年,毛主席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在井岡山進行紅色割據,有人懷疑這種做法的可能性,他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當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突圍,被迫長征。過六盤山時,中央紅軍從八九萬銳減到七八千,他卻填了一闋《清平樂》,詞中有這么一句: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到了全國解放時,面對著滿目瘡痍一窮二白的國家,他又說,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你說,他的這些話說得有多好:多具體,多形象,多鼓舞人心。正因為毛主席這種積極樂觀懷藏理想的人生態度,才激勵了全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掀起大干社會主義的熱潮,才有了今天強大的祖國。
生活難免會有空谷,老想著懸崖,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還是去想想棧道橋梁吧。世間的事都是從無到有,先想后做。俗話說,有心打石石成穿。這話強調的是“有心”二字。要問那是什么心?還不是積極樂觀懷藏理想的人生態度,它是成功者的先聲。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