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你不肯面對的現實,只能是緩兵之計。
01
有一位讀者向我訴苦,她說自己讀研后才發現研究生的生活實在太苦悶了,不僅每天要待在實驗室里做枯燥乏味的實驗,還得反反復復修改論文,這讓她適應不過來。
出于好奇,我問她:“既然你那么不喜歡研究生的生活,為什么當初還選擇讀研究生?”
她回答如下:“當時沒考慮那么多,只是不想那么早去找工作,為了避開就業壓力,不得已才選擇考研。等我真正過上了研究生的生活,才發現并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簡單,這讓我迷茫又難過……”
這位讀者的情況和很多大學生一樣,考研并不是為了學業上的進修,而只是為了不離開學校,不踏進社會罷了。他們選擇考研究生這條路來逃避就業壓力,卻忘了那些要面對的現實無論怎么努力去逃避,遲早都會到來。
逃避你不肯面對的現實,只能是緩兵之計,不可能一勞永逸,而更糟糕的是,你費盡心機想要逃避的現實,最后都會出現在你前進的路上絆倒你。
02
我的朋友李菁,她在大學時成績優異,能力出眾,但到了大三這個分岔路口時,她也曾經迷茫不已,不知所措。
和所有人一樣,李菁在大三面臨著考研究生、出國和就業的抉擇,雖然無論哪一條路對她來說都不會很難,但她還是猶豫不決。
家人們勸她考研究生,在他們看來,學歷就是好工作的敲門磚,本科學歷不低不高,不像研究生那樣有競爭力,而老師同學則建議她出國留學,她成績不差,努力去申請一所國外大學被錄取的幾率很高,學成歸國也算是為人生履歷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菁不太想考研,她個人也沒那么在乎學歷的高低,雖然有過出國留學的想法,但深知自己的家境不允許,只好放棄。
那么,擺在她面前的道路只有踏進社會,要么考公務員、找工作,要么去創業。
經過無數次的深思熟慮,李菁最終選擇了到各大公司面試。
那年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她所在的專業還算是蠻冷門的,大部分同學選擇了考研究生、考公務員來逃避巨大的就業壓力,只有包括她在內的少數同學選擇了直接就業。
那時李菁積極地參加各種校招、省招,四處參加面試。她表現不錯,能力也強,畢業前就收到了十幾家公司的offer,最后她選擇了進入一家最有發展前景的公司工作,如今的她已工作多年,擁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職位越升越高,拿到的年薪讓人羨慕不已。
而李菁班上有些為了逃避就業壓力而選擇考研的同學,在讀完研究生后依舊害怕就業的競爭壓力,卻又不得不踏進社會,和廣大應屆生一起面對殘酷嚴峻的現實,更有甚者因為準備不充分,在公司的初面中就被HR問得啞口無言。
李菁和我說:“有些事終究是無法避免的,有些壓力終究是要承擔的,哪怕你千方百計去逃避,最后依舊還是要面對現實。”
03
你在公司的工作沒處理好,還弄出了差錯,如果你只想著怎樣逃避,推卸責任,而不是接受現實,并做好后續工作,那么你的問題只會越積越多,事業也不會成功。
你不想面對大城市所帶給你的競爭壓力和生存壓力,一心想要逃離都市,那么你就算回到老家,也逃避不了職場上的激烈競爭。
你不想面對過年時家人們的咄咄逼問和催婚催生婚,就選擇不回家過年,然而你逃避得了家人們的纏繞追問,卻繞不過苦悶逼仄的處境,你自己過得不好,逃得過家人的目光,卻逃不過生活的責難。
很多時候,你以為只要逃避一下就好了,可是你錯了,逃避可恥也沒有什么用,你逃避得了一時,只能得到短暫的安慰,問題無法解決,仍舊停在原地等著你處理。
如果你一直想逃避現實,那么到最后那些你所擔憂害怕的現實都會出現在你必經的道路,擋住你的出路,并狠狠地絆倒你。
與其處處逃避,步步退后,你還不如迎難而上,勇往直前,趁早解決那些困擾你的問題,而不要讓它成為你日后前進道路上的隱患和障礙。
愿你我都能擁有敢于直面人生困難的勇氣,不要一直逃避退縮,而是勇敢地向困境邁出一步,用盡全力地踏過腳下那片泥濘的地方。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