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問我,怎么能夠更自信?
也常常看到自我感覺過分良好的人說,我天生就有自信。
我是不同意天生自信這一說法的。從小到大都很自信?這是無知造成的吧。每當遇到困難,遇見前所未知的知識、看到不可把握的未來,誰敢說沒有心虛、畏懼、和極大的不自信呢?
那么,活過四十歲的時候,我才明白,自信,不是一個自己打氣的口號,就算你每天站在鏡子面前給自己催眠的大喊:“我是自信的,我有自信!”又有什么用呢?你能靠這兩個字拿下大單嗎?做好服務?還是獲得美滿的家庭生活呢?
在我的字典里,只有“自知”和“學本事”來構成你們口中的自信。我唯一自信的是:我本一無所知,一無所能,是通過多年學習和努力鍛煉本事,才擁有了今天的一些能力。
自知是多么重要啊,可是人們花在這上面的時間是多么的少啊?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是你活著最重要的事。人非螻蟻,怎能活在別人的評價體系和隊列中。
知道自己要什么,有兩個好處:1你不會羨慕別人擁有的,不會把別人當作參照物,從而憑添煩惱;2你不會放棄努力,在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之前,你都會無怨無悔,快樂的追求,不計較付出。
千金難買我愿意,不是嗎?無論是情、是欲、是平凡的幸福,還是超凡的財富,哪一項選好了,你都會很幸福。
還有一種常見的毛病是: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卻從未確定自己要什么。這一點多發于情感和選擇上,不少優秀的男性和女性,在情感上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這是不自知的具體表現,就算找感覺,也應該在你要的范圍內找,而非在全人類異性中找。固定的范圍包括年齡、外貌、價值觀、興趣,財務狀況、在這樣的人中,再精確發展會更合適,否則不是浪費生命亂碰嗎?
自知:意味著,你知道不可能所有人喜歡你;不可能所有事都由著你,所以你對挫折和非議有了先期的客觀認識,不會感到受傷和挫敗感,別人看起來你就好有自信的樣子。
自知:是隨時知道現實和目標之間,有多少差距,這個差距可以變成你努力的目標,學習的方向,從而更有效率的變得更優秀起來。
我最怕人說:我要怎樣我一定行,憑什么啊,你以為你是神嗎?都是我是雞血女王,我覺得我不是,我不是靠口號和決心活著的人。
每一個人,能夠給自己自信的資本:唯有學識和能力,而這兩者都是沒有盡頭的。只有無知的人才認為自己有自信的資本吧!
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知道什么令自己快樂,知道什么讓自己感到幸福,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力。在人的一生中,沒有什么比自知和不斷前行更加重要的事了,做自己人生的選擇者,相信命運的饋贈和懲戒,你在別人的眼里,也許會成為一個非常自信的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