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四川新希望集團董事長、中國民生銀行副董事長。21年間,他以準確的產業抉擇贏得了億萬財富。2002年,在他當選“中國十大民營企業家”的時候,評委贈與了他這樣的評語:在內地民營企業家的一輪又一輪大浪淘沙中,劉永好以其謙遜姿態、平常心態,一直保持著敏銳的觸覺和向上挺進的欲望,不斷探尋財富的前沿和邊際。
曾經,我做著能當萬元戶的夢
記者:在私下里,人們這樣稱呼您:“民營大亨”。確實,您當之無愧。您擁有億萬財富:您是中國第一家民營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您入股民生保險,觸摸信托業,整合乳業產業鏈,今年的2月18日,又宣布涉足零售業。回過頭去看一看,當您辭去教師職業、與幾位哥哥一道從事農業產業化開拓的時候,您想到過能有今天的成就嗎?
劉永好:當時不敢奢望掙多少錢,只是想,怎么著也會比每月38元的收入高吧。我開始做著當萬元戶的夢。那時的萬元戶可是了不得!我們種蔬菜、養雞、養豬、養魚、養鵪鶉……最初的創業是艱辛的。我們養雞的時候,有一個個體戶,他買了我們很多雞蛋,沒錢付,就提出等雞蛋孵出小雞、賣了錢后再付。可是,他遭了災后就跑了。我們的錢也是借的,以那時的經濟能力,我們也還不起這筆債。我們兄弟幾個就商量:到底是跳岷江?還是跑新疆?跳岷江,一了百了;跑新疆,重打鼓另開張。商量來商量去,我們還是決定留下來還清這些債。天不亮,我就騎著自行車去賣雞蛋。有一次,下著很大的雨,路很滑,天很黑,我摔了一跤,雞蛋都摔破了,我也摔得像泥猴一般。那個時候,個體戶是受歧視的。農貿市場里也都有固定的“勢力范圍”,初來乍到,人家不讓我擺攤兒。晚上也沒地方睡覺,我就向一位好心的看門的大爺借了一條板凳,在那兒坐了一宿。雞蛋不能放,特別是夏天,多放兩天就壞了,更何況,如果賣不出去這些雞蛋,不僅連回家的路費沒有著落,甚至連吃飯的錢都沒有。我得想辦法跟人家去商量。最終得了一小塊兒地方,才賣出去了這些雞蛋。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