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美人。遠觀美不勝收,近看總有瑕疵,再貼近看,就有玫瑰刺痛。
01
生活如美人。遠觀美不勝收,近看總有瑕疵。
今天被說走就走的30張機票活動刷屏。加之最近我拋夫棄子在杭州學習,惹得眾女友羨慕:你這人真是自帶翅膀,完全不需要人家贊助機票——你才是說走就走啊。
看起來是挺美的,上的還是女性形象類課程,鮮花水果,超大落地窗,漂亮衣服和化妝品散落一地,每天和一群仙女彼此相問:畫眉深淺入時無。
生活如美人。遠觀美不勝收,近看總有瑕疵,再貼近看,就有玫瑰刺痛。自媒體同行搬去美國之前,太多人羨慕。可是,寫不出東西來,也會半夜問怎么辦。我調戲她:你在美國看云也寫不出來,我這霧霾之地有什么盼頭。
她嘆一聲:寫不出來就是寫不出來,換了美國,無非就是在美國寫不出來。
是狀態。而無關環境。
02
任何一座城市,總是客居時候最美。
普通人的生活,任何一座城市,總是客居時候最美。無一日三餐之苦,下雨想的是看云而不是收衣服。
普通人而已,任何一個遠方呆五天以上,即成茍且。總歸要想著下一頓是云吞面還是蛋炒飯,快遞有沒有人收。
晚飯過后,穿著夾腳拖去散步,頓然發現,這一刻的我,和在長沙有何不同?人人心中有西湖,但也只有停留在“遠方”的西湖才美,一旦到了家門口,不過死水塘。
朋友說:今天早上說走就走的那些人,回來了還不是那個卵樣。
貌似說得一點也沒有錯啊。但倘若你問我:是否值得為了遠方跑一趟?
我會斬釘截鐵告訴你,值得。只是要謹記一件事,除開經費問題,為什么別人給你一張機票,你就敢走了。
你早干嘛去了?
是助推力在作祟。你依然在依賴群體的狂歡,一群人闖紅燈過馬路的安全感。大家說:這樣任性是對的,你才敢去做。做任何決定的時候,總要往往別人,看到有個人點頭,你才畏畏縮縮開始走。
看,我們仍然沒有自己想象中勇敢,依然還是習慣他人為自己的生活買單。
而且我看到一條最悲傷的留言:早上看到這個活動,猶豫了半個小時,還是放棄了說走就走這個念頭,突然發現,一如我三十年悲慘的人生,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什么是勇敢者?就是他們習慣了自己給自己點頭,這趟險,我自己冒了。
03
遠方是讓你發自內心了解,生活還有別的定義和生存模式。
關于說走就走這件事,人們自己玩壞了。一如那些和它同病相憐的字眼:夢想,出國,閨蜜,西藏,遠方——這些詞也一樣,當有太多人開始任意使用它,它就成了一種惡趣味的代名詞。
因為我們確實看到太多人將它當成現有的逃避,回來之后,看過那么多的云,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那是因為,你走過的路,并沒有結結實實長在自己身上。去遠方不是為了用你同樣的臉去約董小姐,用同樣的姿勢吃牛肉面,靈肉相離去拜靈隱寺的。去遠方是為了讓自己知道,這個世界除了李小姐還有董小姐,不吃米飯用牛肉面也能養活人,除了原子和細胞,還有人用別的理論來認知世界。
你得接受,而不是圍觀。你發自內心了解,原來生活除了睡在沙發看長篇連續劇,還有別的定義,還有別的生存模式。這樣你才會發現,原來人的勇氣不過來自一句話的底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從此你說,生活在哪都一樣,是你去過。
而他說生活在哪都一樣,是他認慫。
怎么會一樣。
總會看到三線小鎮里的大媽勸阻未婚女青年相親打麻將:跟誰過日子不是一樣,在哪活不是一樣。
我好笑:怎么不說關了燈都一樣。
04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一個人是怎么變老的,是從勸阻年輕人去嘗試開始的。
那是因為她們自己活了五十年,看到的那片天地唯有那般寬廣。井底之蛙的幸福,在于它從來不必為自己感到羞恥。舞臺只有多大,心就自然只需要多大。
前天朋友說:看到那句話,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雖然知道雞湯濃濃一碗,可還是略有感動。
感動是因為,仍有任性的勇氣,仍有好奇的眼睛。而不是一圈一圈走著,就把自己變成眼里無光的中年人。沒有人變老,每個人真正變老的那一刻,是它再也不向往遠方開始的。
當然,那遠方,請記住,自己買票去。
—THE END—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