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成就輝煌__記美國小學教師克拉克
在美國紐約郊區,有一個貧困地區。有一所學校的孩子,就是來自這個地區的家庭。學校的辦學條件很不好,教學資源很匱乏。因為這所學校被視為“燙手的山芋”,所以誰都不樂意到這種學校去任教。就在別的老師都避之不及的時候,有一位年僅28歲的克拉克老師卻主動請纓,到這所學校任教。
后來,就因為有了這位克拉克老師,這所學校才久負盛名,在教育界享有美譽。克拉克本人也名聞遐邇,成了全美最佳教師獎的得主,也是唯一被美國總統接見過三次的小學教師。
這位優秀的青年教師,既沒有創造什么轟轟烈烈的奇跡,也沒有什么驚人之舉,但是,無論是他帶出的班級,還是他培養出的學生,都很優秀。
原來,克拉克老師有培養孩子優秀品質的秘訣,他認定“優秀是教出來的”。怎么個“教”法呢?我看了看他的資料,發現他教育孩子非常注重細節。這一點,從他制定的“班規”就一目了然。
他特別強調孩子要學會自尊、自愛、自強。一條條班規都很明確,也很具體,多達55條。分成“生活中的班規”、“學習中的行為規范”等好幾個部分,全都是一些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以及課堂內外的一些細節,例如對人要有禮貌;見到大人要主動問好;與人互動要看著對方的眼睛;回答問題一定要清楚,不能光是點頭、搖頭,也不能含糊其辭;在大庭廣眾咳嗽、打噴嚏,或者是無意中和他人發生碰觸,都要說“對不起”;進門時,如果后面有人,要幫他扶住門;對別人有好的表現或者是好的成績,要替他高興;無論到哪里參觀,要不吝惜贊美……只有最后一條不是細節,而是所有細節的出發點,也是所有細節的終極目標,那就是:在你的能力范圍內,做最棒最棒的人……
這些班規,看似不起眼,全都是一些細節。然而,只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久而久之,這些細節便成了孩子的習慣,而習慣成自然,孩子的思想品質,就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培養起來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自然不在話下。正因為這樣,克拉克老師帶出的班級,就是先進,經常應邀參加一些重要的社會活動;他培養出的學生就是優秀,無論是在家庭、學校、還是在社會,都給人以人見人愛的感覺。
最有說服力典型事例,就是有一年,紐約的一所吸引全紐約各類優秀學生的學校、也是紐約最難考的明星初中在招生的時候,盡管報考的人數多得不得了,可是該校招收名額卻很有限,僅有30名。誰也沒想到,在克拉克老師的那個班,前去報考的12名學生,竟然被這所名校全額錄取。事后一了解,原來是在口試的時候,這12名學生個個活潑可愛,彬彬有禮,言談舉止十分得體和自然;回答問題的時候,全都有條有理,對答如流,而且神情專注,目光炯炯!他們的聰明才智和良好素質讓該校的領導大加贊賞,并一致認定:“明星初中”要的就是這樣的孩子!
如果把條件很差的學校比成雞窩的話,克拉克老師硬是讓雞窩里飛出了金鳳凰!
勵志人生用心分享:何謂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位美國小學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了很有說服力的詮釋。他的秘訣不是用空洞的大道理,生硬地對學生進行灌輸,而是像綿綿春雨,無聲地滋潤萬物那樣,用細節的雨絲,滋潤孩子的靈魂,同時也成就了他的輝煌!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