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誰?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這是一個人一生一直在尋找和追求的答案。
我們的一生,就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過程。
而在這個過程中,卻又常常弄不清楚自己的樣子。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怎樣才能擁有開掛的生活?
1不是別人嘴里的自己
前幾天,小羽和朋友阿威一起去爬山,靈活機動的阿威顯得格外敏捷,而小羽也一直穩(wěn)穩(wěn)地爬在前面。
熟悉阿威的人,都知道她性格開朗,活潑好動,時常在朋友圈發(fā)布她的旅行照片。
蹦極,玩過山車,跳傘,什么刺激就玩什么。
她就是一個活力四射、精力充沛的激情美女。
爬山對她來說,的確是小菜一碟。
一會兒就將一同出發(fā)的朋友們甩在了身后。
"奇怪,平時不見你運動,怎么爬山速度這么快呢?”阿威吃驚地看著身旁的小羽。
擁有開掛的人生必須知道的4件事
小羽氣定神閑,面不改色。
"哈哈,平時我也跑步,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小羽笑著告訴她。
她哪里知道,每天五公里跑是小羽的常量,小羽一年總會參加幾個國際馬拉松的比賽,只不過很少發(fā)朋友圈而已。
人們常常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在心里琢磨好久。
如果這句話是好的,正面的,就會被興奮、高興、喜悅纏繞好久,那是開心的情緒,如果正好相反,就會生氣,惱怒,甚至怨恨,不滿。其實,一個人在別人眼里,或別人發(fā)出的評價里,或許并不是真實的自己。
美麗也好,丑陋也罷,懦弱虛偽也好,堅強誠實也罷,都不是那么重要。
因為別人,只能偶爾看到你的表象。
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言行,以及自己對生活負責(zé)任的態(tài)度。
與自己的心靈朝夕相處,對自己有一個公正的評價,為自己的內(nèi)在坦然而活。
所以,別人眼中的你,并不是真正的你;別人嘴里的你,也并不是真正的你。
2不僅僅屬于你自己
如果你始終對自己負責(zé),那么你屬于自己嗎?
自己就是全世界嗎?
從農(nóng)村走出來的小張,參加工作后,靠自己的拼命努力改變了現(xiàn)狀,買房買車,成家立業(yè),過著自己說了算的人生。
獨立自主,自立更生,里里外外全由她張羅打理,一家人的生活井井有條,她是家的主宰。
偶然的一次車禍讓小張改變了一些想法。
當(dāng)她從昏迷中醒來,頭部的創(chuàng)傷和縫合讓她疼痛萬分。
無法忍受痛苦的她,再也不想清理傷口。
看著胳膊上扎滿密密麻麻的玻璃渣,還有那些不曾縫合的不規(guī)則的傷口,她極不愿意配合醫(yī)生治療,任由傷口泛濫,肆意滋長。
在疼痛面前,意志力顯得那樣柔弱,而生命更加脆弱不堪。
她說,母親幾天幾夜守在病床,看著她,為了她茶飯不思,滴水未進。
當(dāng)她看到母親的目光,看到母親的眼里充滿了深深的擔(dān)憂,見她醒來,又充滿了期待,憔悴的面容里布滿了堅強。
而孩子,嗷嗷待哺,哭鬧著尋找著媽媽。
母親將孩子抱到病床邊,他似乎感受到媽媽的存在,感受到媽媽的氣息,哭聲立刻嘎然而止。
那時的她,第一次清晰而強烈地覺悟到,生命是自己的,但不僅僅屬于自己。
你不僅僅是親人眼中的你,還是父母的寶貝女兒,丈夫的賢淑妻子,兒子的可敬母親。
一個人,在親人心中,自私也好,無私也罷,可愛也好,惹人厭煩也罷,你和親人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因為你只能單方面注重你自己的感受,而在這個世界,你的親人們比你更關(guān)注你的健康,你的心情,你的成長,你的憂傷。
所以,生命是自己的,同時也擔(dān)負著其他責(zé)任,它并不僅僅屬于你自己。
3走出逆境換來光芒的你
一位設(shè)計師說,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自己的人性,撞上一些別的什么反彈回來,被我們感知了,我們才會了解自己,所以要去找那些很強,很可怕,付出很高的東西相碰撞,才知道自己是什么。
有一段話,這樣評價一位老人,“她就像真正的木棉花,不管艷陽晴日,還是風(fēng)吹雨淋,都努力地掙扎在枝頭,穿越歲月的輪回,不驚恐,不失色,花開成景,花落成詩,笑看一切,靜待芬芳!”
她就是85歲的馬靜芬,64歲因丈夫褚時健被判無期徒刑,她和女兒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
當(dāng)褚時健獲準保外就醫(yī),等到出獄時,褚時健74歲,她也已經(jīng)69歲。
兩個年齡加在一起150余歲的老人,卻在哀牢山,那個“鳥不拉屎”的荒山上,包下了2500畝地種橙子。
期間的困難可想而知。
幾年后的辛勞,種出的橙子口味卻不好,只好一車一車拉去倒掉。
而她,沒有放棄,依然和老伴憧憬著美好的前景,繼續(xù)研究、摸索。
十年的光陰是漫長的,但兩位老人終于種出了甘甜的冰糖橙,竟又面臨著銷售無門的窘?jīng)r。
74歲的她,帶著橙子到昆明參加展銷會,她聰明地把“褚時健”和“橙子”捆綁在一起,“褚橙”不脛而走。
隨后的五年,她不顧年邁身體,走南闖北親自建立銷售渠道,還收到過假鈔。
艱難的執(zhí)著,直至褚橙風(fēng)靡全國。
當(dāng)一切好起來時,她患了直腸癌,竟然靠著堅強的毅力奇跡般地撐過來。
這時她已到80高齡。她仍然沒有停歇,學(xué)起了設(shè)計,親自負責(zé)褚橙莊園的設(shè)計和建設(shè),一時間,慕名前來參觀、考察的企業(yè)家和游客絡(luò)繹不絕。
今年,她成功入選中國商界女性領(lǐng)袖50人,和董明珠等企業(yè)家同臺接受頒獎。
85歲的她充滿激情,要把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賣到全國、賣到全世界去!
人生旅途,經(jīng)歷磨難,沐浴風(fēng)雨,走入低谷,都是常事。
“小屋如漁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蘇軾被貶黃州,連基本的生計都成了問題,寫下有著天下第三行書之稱的《寒食帖》。
可后來,我們讀到了他的“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面對人生的跌宕起伏,他用他的筆,表達了對生活灑脫、樂觀、超然的豁達情懷。
歌德說,流水在碰到抵觸的地方,才能把它的活力解放。
和逆境抗爭,在挫折中堅韌地走出一片天,才能將人生書寫得更豐滿。
所以,逆境和挫折是最好的打磨石,你經(jīng)歷了,磨煉了,你的生命終會發(fā)出璀璨的光芒。
4實現(xiàn)自我?guī)硗昝赖哪?/strong>
心理學(xué)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金錢在達到某種程度以后就不再誘人了。
人生的追求不僅僅限于滿足生存物質(zhì),還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有更高層次的驅(qū)使。其中,實現(xiàn)自我的需要層次最高,動力最強。
最近,一位老太太被英國女王親授“大英帝國司令勛章”,成了英國家喻戶曉的“英雄”,是最紅的雕塑家之一,連查爾斯王子都是她的忠實粉絲。
她的名字叫做菲莉達·巴洛,73歲。
她是一名普通的大學(xué)藝術(shù)老師,工作之余的工作是照顧老公和5個孩子。
直至退休前,年近花甲的巴洛決定放飛自我,開始了她喜歡的創(chuàng)作。
夜深人靜時,孩子和老公酣然入睡,她開始默默做自己喜歡的藝術(shù)品。用塑料板、木板、布條、水泥等等材料搭好一個又一個結(jié)構(gòu)復(fù)雜的巨無霸。
一次次辛苦的搭建,古怪的作品難以被人接納和理解,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五年。
因為喜歡,所以不棄。
2010年,巴洛在澳大利亞舉辦了海外展,一舉成名,那時她66歲。
今年,老太太代表英國參加世界最著名的藝術(shù)展——威尼斯雙年展,成了英國人喜愛的“國民奶奶”。
如今,她擁有了一間11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依然豪情滿懷地創(chuàng)作。
她說,“女人堅持夢想很難,結(jié)婚生子后堅持更難。但千萬不要輕言放棄,不要丟掉自己喜歡的東西,驚喜總會在堅持中降臨。”
記者問一位著名的登山運動員,“你已經(jīng)是登山者中最成功的了,為什么還要去登那些無人敢登的山呢?”
“因為山就在哪兒!”著名的登山運動員回答。
生命的意義在于不停地攀登,一次次向更高的山峰發(fā)起沖鋒,實現(xiàn)自已一次次的終極目標。
薩默·萊德斯通是美國Viacom公司董事長,他在63歲時開始建立龐大的娛樂商業(yè)帝國。有時甚至一天工作24小時。
薩默·萊德斯通說,“實際上,錢從來不是我的動力。我的動力是對于我所做的事的熱愛,我喜歡娛樂業(yè),喜歡我的公司。我有一種愿望,要實現(xiàn)生活中最高的價值,盡可能地實現(xiàn)。”
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有愛,有夢想,就要大膽地去實現(xiàn)。
所以,奔跑起來,不停探索,不懈追逐,你就會離目標越來越近,最終實現(xiàn)你的夢想,甚至超越自我,你的人生終將完美。
相信自己,變會攻無不克,不能每日超越一個恐懼,便從未學(xué)得生命的第一課!
傾注你的全部智能,開發(fā)你的所有潛能,專注目標,高效行動,你必將擁有開掛人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