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靜靜地坐在電腦前,落日的余暉透過窗子灑在我的書桌前,那一抹陽光甚是燦爛。轉身,閉上雙眼,思緒在陽光中飄飛,飄到去年的九月十一日。
那天中午,我還在班級了批著作業,正因為那一道講了幾遍還出錯的題目而煩惱時,他們翩然而至。笑容就如陽光般燦爛。“老師,昨天我們考試沒有時間,今天給您送上一份遲到的禮物。老師節日快樂。”接過,一本厚厚的軟面抄。詫異,這葫蘆里賣的啥藥。“老師,這是我們全班同學的心意。”此刻,除了謝謝我還能說啥?
翻開,一段段充滿真情的文字展現在我的眼前:
“青山綠水,山清水秀,再美的山水都美不過您的笑容。雖說天籟之音,再動聽也不過您的課堂。”
“《留戀》時光似箭,短暫的兩年已成為舊史,雖然留戀,但過去始終是過去。
留戀你~~清澈動人的眸,甜美動人的笑,疊疊層層的發,富有哲理的話。
留戀你~~就像留戀故鄉那般懷念。留戀你~~就像留戀遠方的親人那般想念。”
“《致老師》當夜幕降臨 大地時 撕塊烏黑 獻給您 染黑您 一絲藏在黑發中的白。
當鮮花開放 艷麗時 撕塊粉紅 獻給您 滋潤你 干裂的唇。”
“《想念》忘不了,您那回眸一笑;忘不了,您甜美的聲音。
您就像水滴,滋潤著我們;您就像陽光,照耀著我們。
兩年的時間,終究是短暫的。教師節的那天,讓我送上最真誠的祝福:節日快樂!”
…………
讀完,淚水在眼眶里打轉。這個班,我生氣過:課堂的死氣沉沉,作業的錯誤百出,成績的不堪入目。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多次的歇斯底里。這個班,我失望過,基礎差,習慣差,恨鐵不成鋼。這個班,我抱怨過,四年級接手時,花了很長時間講作文都沒有起色。但這個班,我用心著。晨會課,寓教于理,寓教于故事。品德課,班會課,與孩子們一起聊成長,講述自己的經歷,走過青春期中的懵懂。節日時,與孩子們一起慶祝,讓每個精彩留在孩子心中。語文課,更是與孩子們一起思考,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我們一起笑過:精彩絕倫的表演,比賽中優異的成績。我們一起哭過,為那次輸掉的拔河比賽,那次放學時的晚會。甚至我們還一起荒唐過:那張貼在門上許久的手抄報……
孩子需要尊重。需要關愛。不久前在博客上看到這段話:什么是尊重?我覺得四個字:孩子無錯。好孩子是不需要教的。只會教好孩子的老師,不算一個好老師。我們只有把那些經常犯錯的孩子教得錯誤越來越少,那才叫好老師
“有一段時間,我也曾一直都在發牢騷,這老師真不好當,現在的孩子真不好教。當我hold不住的時候,就罵中國的教育體制不合理,罵學校沒有什么能耐,招不來好學生,罵家長養些什么種,罵孩子一代不如一代,一輩不如一輩,一屆不如一屆。”
“事實上,發牢騷一點用都沒有。當我們把所有問題推向教育體制,推向學校,推向家長,推向孩子,其實我們就拒絕了所有的進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教育興亡,我的責任。所以一定要樹立‘孩子無錯’。”
孩子需要關愛。教育需要愛,也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這一教育名言告訴我們,愛是教育的生命,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和創新的精神。素質教育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須全面地愛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這要求每一位教師胸懷一顆愛心,用心靈去耕耘心靈,讓每一位孩子都得到應有的愛。
是啊,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用心去呵護他們的成長。他們會明白和風細雨是愛,批評呵斥也是愛。
晚霞已漸漸退去,但我心中的那抹陽光卻更加燦爛。尊重、關愛,讓我的教學之路越走越堅定!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