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會遇到無數個對手,也要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而最強的對手則是自己。最難的挑戰則是打敗自己心中的惰性。當你還在安于現狀碌碌不為時,不妨去看看身邊那些正在拼搏的人。
冬日的早晨,出奇的好睡。丙一覺睡到早上十點才在昏昏沉沉中醒來。可又留念被窩的溫暖不愿起床。迷迷糊糊中準備再次睡去時,卻發現同寢室的室友甲和乙已經坐在書桌前了。他也一下子清醒了起來,發現乙正在書桌前做著作業,而且快要做完了。而甲已經把作業做完了,正在復習功課。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自己還要努力的多,那時的丙,還睡的著嗎?甲與乙給予丙的無形壓力正化為丙學習的動力,并一點點地敲擊著丙心中的惰性。試想一下,如果丙沒有像甲和乙這樣優秀且勤奮的舍友,那他要在醒來睡,睡完醒再復睡去消磨掉多少時光?估計連早飯午飯都省了,那學業又怎么辦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把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庸人放到一群很牛的牛人中間去的話。那他的自尊心則會迫使他向身邊的牛人們看齊,去不斷地努力去完善自身。相反,如果把一個牛人放到一群庸人中間去的話。那他則會因處處高庸人們一等而沾沾自喜,慢慢地開始不思進取,終將同化成庸人。
世上成功的人那么多,而我為什么不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吧。與其去哀嘆命運的不公,自身的不凡。倒不如用抱怨的時間去為自己的將來努力。成功的人,你只看到他現在的繁華。然而他奮斗時的種種辛酸艱辛,你又了解多少呢?或許在若干年前,他還和現在的你一樣。是在一次次地被激勵嘲笑中,開始覺醒。然后開始在成功的路上邁著艱難的步子,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成功。但現在的你,卻又是幸運的,你的腦海里映著太多太多的成功人士了。他們可以擊碎你的惰性,激勵你前進。是為了證明自己放棄享樂去拼搏,還是將自尊心丟掉終日吃喝玩樂。這取決于你的一念之間。
張蒿昊在高中時期有個“張大師”的外號。因為他整日只會夸夸其談說自己今后會如何如何,卻又不付之半點行動,眼高手低。所以久而久之的,同學們便給他起了這么個戲謔的外號。他在家待業已經兩年了,每天都是坐在電腦前瞎磨。僅靠著父母一點微薄的退休金當起了啃老族。一次同學會的時候,他穿著一身廉價的服裝,擠了半小時的公交。甚至聚會的份子錢還是高中時一死黨幫他出的。
酒桌上,面對其他衣著光鮮,事業有成的同學,他始終自卑地低著頭,連話都不敢說幾句,更別提像以前那樣的夸夸其談了。以前一同學打趣道:“張大師,今天怎么不吹趴了,我還挺懷念你當年的神吹呢。”他更是羞得無地自容。酒過三旬,不知誰談起了“啃老族”這個話題。他心里最深處的某個地方,深深的觸動了一下。酒桌上其他人聽到“啃老族”這個詞皆是一臉鄙視和不屑。為了掩飾自己是“啃老族”他也跟著其他人一樣做著不屑的表情。心里卻恨不得鉆地下去。他在心中暗暗發誓“從現在起,我不再當啃老族了。我靠自己生存,我要逆襲。
第二天,他便去一家小餐館找了個洗碗工的活。就這樣,他每個月也有了自己的工資。他還買了好多的專業書,讀了起來。白天上班洗碗維生,晚上用功看書到深夜。
第二年的同學會,他因在外地考察沒能參加。第三年的同學會,他是打的去的,雖然他還是一身低廉的裝扮,但這次他的份子錢是自己出的,而且酒桌上他的頭始終沒有因自卑低下過。第四年的同學會,他沒有擠公交也不是打的去的,而是開著自己的小轎車去的。第五年的同學會,班上沒有一個同學有交份子錢,因為那次吃喝玩樂的所有費用都是他出的。說是為了感謝他們讓自己土鱉逆襲。酒桌上,他滔滔不絕地講起了這幾年自己的酸甜苦辣。同學們還是和一往以往一樣叫他張大師,只是這次沒有加引號和戲謔,而是認可。
也許,今天的你只能遙望和艷羨別人。但那又怎樣,你還有明天呢。至于明天如何?你要相信自己。
以身邊優秀的人為目標吧,并且將那些嘲諷的話當做自己的動力。說不定,他們能改變你的將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