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畢業,進入了父母早已安排好的一家事業單位,說來工作也十分輕松,一天工作幾個小時,上班聊聊天,打打牌,一天就過去了。我知道將來父母會為我安排好一切,相親,結婚,生子,退休。
也許大多數人的生活軌跡都是這樣,但是我卻辭職了,哈哈哈哈哈哈,大概是年輕氣盛吧,朋友都說,那么輕松的工作,誰不想要啊,你還傻了吧唧的辭職,父母為你買車買房,少奮斗了多少年?唉,還是年齡小啊!
我笑而不語,十幾年的寒窗苦讀,不想最后換來的只是安逸的茍且,我讀過的書,認識的字,如果不能轉化成奮斗的動力,匯聚成財富,那我苦讀有何用?不拼不搏,此生白活。我問了一些朋友,你們為什么甘愿拿著這么低的工資,過著緊緊巴巴的生活,而不愿意邁出步子去賺錢,一輩子連買個車房都還要父母貼錢,按月還款。他們說,萬一失敗了哪?至少現在我活的很舒服啊。我想說,舒服是留給死人的!你說你怕失敗,你何曾成功過?就算輸了,又輸了什么?本身就什么都沒有,怕什么?
生活并非一帆風順,難免遇到挫折和困境的時候。拿我自己來說,在我每次失意的時候(不管是感情,工作還是生活)。我都喜歡拿出《風雨哈佛路》這個電影看一遍。每次看到里面的女主角liz,在一個父母都是癮君子而且貧窮的環境下,卻能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哈佛大學就覺得特別感觸到我。我最喜歡電影主人公原型的一個演講,她說“沒有任何人能干擾你的生活讓你停步不前,因為人生是屬于自己的。”如果我能長期堅持去做一件事,一定是這件事帶給我的豐盈感和滿足感超過了我的所有付出,一定是這件事日日夜夜縈繞在我的心頭讓我欲罷不能,一定是這件事喚起了我內心深處最強烈的興趣。也就是說,賜予我力量的,是激情的驅動,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
我覺得在你還沒有賺夠一個億的時候,所有的興趣都應該是賺錢,雖然話語很俗,但確是這個時代的真理。只有我好了,我父母才會好。是責任支撐我走過人生最難過的歲月。想起一段話,小時候,別人根據父母的收入對待你,長大了,別人依照你的收入對待你的父母。我想等父母年老有病時,我能做的不是在床前端茶遞水,而是找來全世界最好的醫生,幫爸媽恢復健康。在我看來,孝順分二種:第一種,常伴父母左右,照顧起居,共享天倫。第二種,為國謀事,心系天下,揚名以顯父母。后者為大孝之人,我定在逆境中飛行,做一只特立行走的豬。
熱門專題: